七夕节: 民族纹饰揭示爱的密码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19-08-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背儿带是父母用爱为孩子构筑的第一道防线,图为苗族百鸟衣背儿带。
王婧姝摄

哈尼族成年礼上的主角会经历换装,图为哈尼族女童帽、成年女帽和女服。
王婧姝摄

  本报讯 (记者王婧姝) 8月7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主办的“爱的密码——民族纹饰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用160件民族文物、约150多个民族纹饰呈现了中华各民族关于“爱”的图符世界,带领观众走进一个指向人类情感的密码王国,在斑斓多彩的纹饰符号里对“爱”凝神睇视。

  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对于爱的表达丰富深邃。历史上,许多民族在服饰、工艺品上,用各种图纹符码来进行爱的书写和表达。各族人民运用鱼鸟花草、龙飞凤舞、星月云宇、阴阳太极等图画和符号作为纹饰,表达父母之亲爱,传递男女之情爱,镌刻家国之热爱。它们或写实或写意,或精致或粗犷,气韵生动,闪现着中华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理念和情感智慧。这些图画和符号也许是某一个体对于情感经历的刻骨追怀,也许是某一个民族对于远古人伦的群体记忆。各族同胞运用奇特的想象力、超越纯现实的感知,使天地万物合于心灵图式,将情感哲学转换成意象表达,绘制出被心灵幻化后的美学世界。这样的图纹书写旷日持久又绵绵相续,积聚出一个巨大而珍贵的民族文化宝库,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爱之密码,更是珍稀的“民族文化DNA”。

  在对民族纹饰进行广泛搜集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制作了“爱的密码——民族纹饰展”,并于七夕节到来之时为首都观众推出,引领观众把对“爱”的探究变成一场对中华各民族心灵世界和历史文化的视觉触摸和深度认知,并揭示出这些爱之密码作为“民族文化DNA”对于当代中国人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启迪意义。

  据悉,该展览将延续至8月22日。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