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人如何建城?
良渚古城位于山区与平原交汇之地,背靠天目山丘陵,面向广阔的河网平原,周边地区正好是一个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C字形盆地。发达的水系连通太湖,广阔的平原湿地适宜发展稻作农业,广袤的山地潜藏着丰富的玉石木材和动植物资源。可见,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应是良渚古城选址于此的原因。
良渚古城是在一片湿地上兴建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宁远研究员介绍说,当时,人们先在湿地上堆起墩台,再在上面修建房屋和宫殿。人们喜欢游览的江南水乡古镇,就是同样的格局。古城的规划营建经历四个阶段:营建初期,古城外东北部已有贵族墓地;随后,良渚先民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兴修水利,建王陵、设作坊,初步形成了古城各区域格局;接着,良渚先民们修筑城墙,营建古城内城;最终,良渚古城外城的营建标志着古城格局的形成。考古学家测算了工程量,它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建成。
良渚人吃什么?
2010年,考古学家在莫角山东坡发现一处因粮仓失火形成的废弃炭化稻米堆积坑,据测算,堆积的炭化稻米总量约2.6万斤。后又在池中寺台地,发现有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废弃炭化稻米堆积,初步测算炭化稻米总量是莫角山东坡堆积坑的十倍,这意味着良渚时期,稻作农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北京大学副教授秦岭指出,良渚代表了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下游湿地稻作农业文明的发端,这与中原及世界大部分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下产生的文明有着鲜明区别。无论是特有的石犁、破土器、镰、刀等成熟的石器农具组合,还是遗址群东侧茅山遗址发掘所揭露的水田系统的规模和水管理体系,都显示出良渚文化在稻作农业上的成就,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乃至世界范围同时期文化中具有唯一性和先进性。
除了发展稻作,良渚先民还养殖栽培,渔猎采集,“饭稻羹鱼”的农业形态已经形成。良渚先民以稻米为主食,以猪、鹿为主要肉食,以鱼、螺蛳、蛤蜊等为水鲜,以甜瓜、菱角、葫芦等作为果蔬,饮食结构丰富多样。
良渚人怎么出行?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研究员介绍说,良渚古城有9座城门,但只有1座陆门,剩余8座皆为水门。古城内城的古河道纵横交错,它们为顺应地势人工开凿,或利用自然河道进行人工改造而成,或沿城墙两侧平行蜿蜒,或贯穿于台地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河网系统。
另经考古发掘证实,良渚人的常用交通工具,有用单根树干挖成的独木舟,以及用竹材捆扎而成的竹排。为这些竹制交通工具提供推力的,既有简单的竹撑杆,也有制作精细的木船桨。这两者也均被发现于良渚古城遗址区的河道中。
良渚先民临水而居。考古队员在古城内发现过良好的木构护岸遗迹。当时的河道两岸分布着成排房屋和临水码头,先民乘独木舟、竹筏穿梭其间。在优越的水上交通环境中,无论是主食稻谷,还是建筑材料,或者陶器等日用品,都可以通过水路交通运输到城内。
良渚人崇拜什么?
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纹,是良渚玉器最主要的纹饰主题,也是神崇拜最直观的表现。完整的神人兽面纹,上部是头戴羽冠的神人形象,中间是圆眼獠牙的猛兽的面目,下部是飞禽的利爪。
神人兽面纹在良渚古城遗址内被大量发现,遍布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北京大学教授赵辉认为,这种神人兽面纹在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内都有发现,且形态千篇一律,是良渚先民共同尊奉的地位最高乃至唯一的神祇,标志着当时社会有着高度一致的精神信仰。
良渚文化墓葬中蔚为大观的用玉情景,不仅表明以琮、钺、璧等玉器为载体的精神信仰已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建立在等级分化基础之上的规范化用玉制度业已形成。这一制度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二里头、殷墟、三星堆和成都金沙等商周时代的遗址,乃至于《周礼》中“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规定。
(编辑:牛锐)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