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9日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国家级非遗项目凉州宝卷传习所及研究院近日挂牌成立,标志着凉州宝卷有了“新家”,也意味着这项凉州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有了得以传习和更好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凉州(今甘肃武威),六朝古都,西北商埠重镇。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凉州宝卷产生于唐代,成熟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是河西宝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敦煌变文的一个种类,也就是流传在凉州地区的佛教经变文或由宋代说经而演变成的民间通俗宗教文学,主要分布在天梯山石窟所在的张义山区及周边地区。
凉州宝卷从总体上分为佛教类、历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和寓言类四种类型,内容主要是劝人为善、规劝孝道、遣责忤逆,有明显的说教意义。它既包罗了佛教文化、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方方言和民俗文学,又综合了古代小说、戏曲、诗歌、民间小调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凉州宝卷传习所及研究院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灯山村一组,项目于2018年11月开工建设,2019年6月建成投用。近年来,国家级非遗项目凉州宝卷在凉州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在非遗传承人赵旭峰、李卫善积极宣传下,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现在,凉州宝卷面临即将灭绝的境况,因此,保护和传承凉州宝卷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也是文化保护工作者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凉州宝卷传承人赵旭峰曾说。虽然凉州宝卷仍然有着一定的生命力,但不容回避的是,念卷活动和参与人数日益衰减。
然而,一批陇能爱心汇青年企业家积极响应非遗传承号召,大力支持凉州宝卷传习所建设,并发出倡仪,号召陇能爱心汇的企业家热心捐赠,先后募集资金20余万元,从规划设计到修缮规范,陇能爱心汇青年企业家们全程参与帮助,为打开凉州的非遗传承之门、文化旅游之门,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凉州宝卷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六代传承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为凉州宝卷的传承与延续,2002年,凉州宝卷传承人赵旭峰、李卫善和非遗文化爱好者,组织成立了天梯山民间宝卷演唱会,自发集资演唱、抄写宝卷,吸收宝卷演唱会员。
“非遗造盛世,宝卷唱人生。”凉州宝卷传习所的成立,将使凉州宝卷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为推动凉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文化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