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深入挖掘灵渠文化符号内涵
始建于秦代,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一起被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作为中原与岭南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灵渠不仅承载着古人对于“大一统”的追求,也镌刻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要深入挖掘灵渠促进区域交流、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重要价值,...
2024-07-17
科举制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典型例证
科举制度,是自隋朝之后历代封建王朝在国家治理层面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力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典型例证。研究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讲好科举故事,对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2024-07-12
白釉青花一火成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亮丽名片。青花瓷,是源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等特点,是中国瓷器名扬天下的主流品种。青花瓷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元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与源远流长的中外...
2024-07-09
龙文化在广西的传承与发展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能兴云布雨,善于变化,掌管天下水系。其形象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伴随着历史发展,龙逐渐被赋予了权力、尊贵、吉祥、力量、善良等多重象征意义。
2024-07-02
中华民族反帝爱国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纪念江孜抗英120周年
西藏亚东县堆纳乡,曲美辛古抗英纪念碑庄严矗立在草原雪山和蓝天白云之间。遗址前的石碑上,汉、藏、英三种文字记录着一个惨烈而悲壮的日子:1904年3月31日,1400余名藏族军民在此阻击入侵的英军。奸诈的英军假借谈判之名,攻入曲美辛古,凶残杀戮守护国土的藏族同胞。
2024-07-02
《峤西诗钞》:民族文学交融的瑰宝
明清时期,广西地区各民族交往频繁,文学交流不断深化,产生了大量壮汉文学交融作品,《峤西诗钞》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该书是广西历史上多民族文学总集的范本,其编纂过程、编纂内容及流行传播,富有鲜明特色和时代特征,在岭南地区近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4-06-27
最前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