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里的“非遗味儿”丨2025 新春走基层
来源:中国民族报 才丽媛 发布日期:2025-02-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这人,海了!”

  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正值立春,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公园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场非遗与新春交织的狂欢——2025毓璜顶庙会火热进行。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本届毓璜顶庙会突出非遗特色,烟台剪纸、莱州毛笔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悉数亮相,百余名非遗传承人及手工艺从业者共同参与。游客踊跃体验,交流互动,领略代代相传的精湛技艺。

  “烟台剪纸在我们家已传承了六代。如今,非遗项目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欢,在传承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逐渐建立起了文化自信。”国家级非遗项目“烟台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女士说。她的母亲衣培娟七岁起便学习剪纸技艺,如今是“烟台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精彩纷呈的非遗表演也是本届庙会的一大亮点。锣鼓激越,彩扇翩飞……上午10点半,早已围在太乙剑坛广场周围的观众们等来了激情澎湃、震撼人心的海阳大秧歌。

  极具穿透力和高低起伏的伴奏声,充分调动了观众们的热情。演员们跑扭结合、飒爽豪迈的舞蹈动作,更是让观众直呼过瘾,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海阳大秧歌,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这一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角色、故事、步法、唱词、鼓点等,都源自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广受喜爱。

  参与海阳大秧歌演出的刘符霖今年17岁,是土生土长的烟台海阳人。“我从小就开始学海阳大秧歌,小学一年级就跟着秧歌队到处演出。”刘符霖说,把海阳大秧歌展示给更多人,让他既开心又自豪。

  表演刚结束,漫天雪花纷纷落下,增添了节日氛围。人们陆续前往玉皇庙和财神庙参观,为家人祈福,一些人来到小吃摊位上,品尝各色美食……热闹的庙会,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浓的“非遗味儿”,人们的春节生活因文化滋养而更加丰富多彩。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