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挺挺(右)和吴景景参加沈阳2025年“新春家宴”。刘新阳供图
今年春节,对于永挺挺和吴景景这对“80后”锡伯族夫妻来说,不止是节日,更是人生中的重要节点。
1月28日的除夕夜,在辽宁省沈阳香格里拉酒店,来沈游客、返沈老乡、留沈企业家、留校的大学生以及居沈的外国友人欢聚一堂,共享一场精彩纷呈的“新春家宴”。永挺挺夫妻俩与沈阳市副市长刘克斌等唠家常、话祝福,情意浓浓、暖意融融。
这是永挺挺、吴景景第二次在沈阳过春节。与去年不同的是,这次更加“兴师动众”,两个老人和三个娃娃也都来了——这一次,不走了!
作为西迁戍边锡伯族的第11代后人,永挺挺和吴景景出生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260多年前,4000多人的队伍从现在的沈阳出发,长途跋涉1年多,完成了锡伯族万里戍边这一壮举。
从小听着祖辈西迁的故事长大,永挺挺和吴景景一直想到沈阳看看。2023年9月1日,夫妻俩把三个娃娃托付给父母,策马扬鞭,向东奔赴沈阳。
2024年2月7日,腊月二十八,骑行5个月、风尘仆仆的永挺挺和吴景景到达沈阳,受到热情迎接。
在沈阳的50多天里,永挺挺和吴景景结识了许多朋友。2024年3月30日,在张云鹏等热心沈阳人的帮助下,夫妻俩沿着260多年前祖辈走过的那条“西迁之路”策马西行,历时136天,回到新疆。
夫妻俩在察县锡伯古镇租了一个马场,准备大干一场。然而,创业之路并不顺利。“创业投了4万多块钱,还有跟别人借的钱。几个月后,这些钱都打了水漂,心更是凉了下来……”永挺挺说。
一天下午,吴景景联系张云鹏,想问一个电话。聊天中,张云鹏了解到马场经营情况不太好,于是顺嘴一说:“要不然你们回沈阳吧。”
“我也曾策划重走西迁路,但是没有成行。他俩能把西迁路走成,我打心眼儿里佩服。从他们身上,看到当年我创业的难,所以我就试探地问他们想不想回来,没想到,马上就回复了。”张云鹏说。
对于张云鹏,夫妻俩无条件地信任。“当初我俩重走西迁路时,补给车被水淹,云鹏大哥帮忙换了台车。到沈阳后,我们的衣服鞋子,也都是在嫂子的服装店里拿的。”吴景景回忆道。
2024年11月7日,永挺挺、吴景景带上一家老小,驱车来沈。
到沈阳后,一家人在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住了下来。房子和房间里的大件家具,都是张云鹏提供的。家里的用品,从窗帘到锅碗瓢盆,是沈阳的爱心人士铁哥、丫丫姐等置办的。夫妻俩在沈阳锡伯文化主题酒店找了份工作,从家里到工作地点,开车不到五分钟。
“我原来在新疆开过饭店,做的就是锡伯族特色餐饮。如今在沈阳,就要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调整一下做菜方法。”永挺挺说,最近他已经调试好了几个菜品,不仅有撒斯肯(一种由土豆、胡萝卜等为原料的炖菜,当年从沈阳传到新疆)、辣子酱,还有新疆风味的手抓饭等,“挺顺利,大家爱吃。”
第二次创业,永挺挺和吴景景的心很落底。身边总有沈阳的“家人们”鼓励、帮忙提建议:“首先要稳,咱们锡伯族有美食、美酒。未来还可以做文创,一步步来”“这回可要吸取教训,哪些可以体验,先试试再定”……
刚到沈阳时,夫妻俩就给“刘叔”刘克斌发了微信:“我们已经到了沈阳了,在沈北新区。”刘克斌很快回复:“好啊,先安顿下来,我来请你们一家子吃饭!”在大年除夕的沈阳“新春家宴”上,刘克斌兑现了承诺。
“这次在沈阳过春节,我们不再是客(qiě),而且还开始迎客(qiě)。”永挺挺说道。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