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贞玉:讲述好故事,画好同心圆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风采录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5-02-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金贞玉,女,朝鲜族,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现为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民族同心圆》栏目制片人、主持人。2019年,金贞玉发起并促成民族团结专题电视栏目《民族同心圆》诞生,至今播出百余期。她带领栏目组成员深入乡镇街道、社区、学校等基层一线实地采访,用富有感染力的电视语言生动讲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推动该栏目成为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媒体品牌栏目。2024年9月,金贞玉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金贞玉(中)在采访中。金贞玉供图

  “每一次采编对我来说都是精神上的洗礼,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灵,我既感恩又庆幸,感恩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庆幸我有机会把这些感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在广州市广播电视台近20年的工作经历,让金贞玉感触颇深。

  2006年,金贞玉大学毕业后进入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工作。作为一名在城市打拼的少数民族,她切身体会到广州的开放包容和对各族群众的关怀,于是萌发了策划一档讲述各族群众团结友爱和共同奋斗故事的电视专栏的想法,希望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经过多年深入调研和精心策划,在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于2019年8月正式推出《民族同心圆》电视栏目,金贞玉担任栏目制片人、主持人。

  满族旗袍、八大碗,回族茶碗舞、查拳,蒙古族马头琴、摔跤,苗族银饰、美食、舞蹈……每周日20时35分至21时,《民族同心圆》电视栏目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搬上荧屏,展示各民族和谐融洽的关系,讲述各民族在广州团结互助、奋斗打拼的故事。

  栏目推出后,广受观众好评。“自从学校组织观看《民族同心圆》电视栏目后,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氛围。在栏目启发下,孩子们创作了《天山珠水情相连》诗朗诵节目,抒发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和美亲情。”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教师王伟娟说。

  顺应媒体融合趋势,《民族同心圆》栏目在“民族同心圆”“花城+”“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布推文、视频,极大提升了《民族同心圆》品牌的影响力,成为了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6年来,金贞玉与栏目组的同事们一起,用汗水和脚步丈量了广州的大街小巷、广东的特色村寨、贵州的崇山峻岭和偏远的边陲小镇,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伟大成就。

  粤疆同心医疗救治“结石宝宝”项目、贵州赫章县海雀村群众的脱贫之路、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致富能手”房瑶冷三尔的奋斗事迹、广州登峰街道社区各族群众和谐融居的故事……打开金贞玉的朋友圈,可以看到她在工作和生活中结识的各族兄弟姐妹,以及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瞬间。

  无论是在40度高温的炎炎酷暑,还是在阴雨绵绵的湿冷冬天,栏目组的采编人员都风雨无阻。每做一期节目,每讲好一个故事,金贞玉和同事们都要潜心做好大量前期工作,几乎连轴转地拍摄、制作、剪辑,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这是值得做一辈子的事情。”金贞玉说,既要做好资料收集、主题策划,又要主持现场采访,还要参与后期制作,她的工作量十分庞大,经常是深夜完成当天的工作后,还要挑灯夜战继续做好第二天的采访准备。“几年下来人都瘦了一大圈,但乐在其中。”她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要从青少年做起。”金贞玉关心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教育部门、民族工作部门的支持下,《民族同心圆》栏目组精心策划并主持了10余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活动。

  栏目组成员走进培正小学、邝维煜纪念中学、暨南大学、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帮助各族师生在欢乐的活动氛围中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聆听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同时,通过新媒体现场直播、电视录播和公众号转播推送等方式扩大传播范围,覆盖各族师生30多万人次,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植孩子们心中,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常开长盛。

  2022年,金贞玉成为广州市政协委员。她将履职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在栏目制作过程中充分展现广州民族工作新情况,不断总结城市民族工作新经验。每次实地采访和拍摄间隙,她都会与出镜人物、出镜单位深入探讨城市民族工作方式方法,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为改进工作提供宝贵依据。

  “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带领《民族同心圆》栏目组同事,践行媒体人的担当和使命,积极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员,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金贞玉说。

  (记者郑涵月整理)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