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文人的传统来看,郭守敬是相当另类的一个。
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年满72岁的郭守敬向朝廷递交了退休申请,准备告老还乡。申请三天后就得到了回复,回复也很简单——不准。朝廷认为郭守敬身兼天文、水利等多领域要职,一旦退休无人能够接替。
朝廷的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的,官员缺谁都不能缺郭守敬。元代享国不到百年,但郭守敬给后世的遗惠却长达七百多年。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探寻这位先贤,也只是聊解饮水思源之意而已。
01 从星辰到大地,求索不息
中国古代文人自幼研读经史,以期学而优则仕。但中国历史上也不乏“仰望星空”的传统,郭守敬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郭守敬发明的简仪(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在古代,由于信息量有限,科学技术并未像今天这样细分领域。研究科学的人需要广泛涉猎,无所不通,西方称之为博物学家。郭守敬就是这么一位全才,除了四书五经之类的“正课”以外,还精通天文、水利、数学等学科。
提到郭守敬,人们首先会想到他在天文历法上的贡献。
其实文明早期最完备的学科就是天文学。这是因为人类在狩猎时代需要长途奔袭,一旦失去方向便无法回归营地。确定方位白天可以用太阳,晚上自然只能靠星空。东方把它总结成星象,而西方则称之为星座。
▲中国古代运用太阳的圭表示意图(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到了农业社会,历法成为指导生产的学科。人类可能在晚近的时代才发现一年原来是一个循环,但更难的是如何确定一年的开始和结束。如果这个周期无法确定,那么播种、耕耘、收获的时间也无法确定,农业生产自然无从展开。
因此,古人对一年的开端至少出现过三次变化,最早是大约9月,后来变成11月,到中古时代(汉武帝)才定在正月(1到2月间)。
为了修订历法,忽必烈任命郭守敬为工部郎中及第二任太史令,主持天象观测。丹麦国王曾为天文学家第谷建立一座肉眼观星台,震动欧洲。比之元朝廷一口气为郭守敬建立了27个天象台,可谓小巫见大巫。
▲元初测影所分布图(图片来源: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
郭守敬也不负所托,改良了多件天文仪器观测天象。最终历时四年,历法大功告成,命名为《授时历》。其中确定出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天。这与现在通行的公历完全一致,与近代科技测量值仅差不到26秒,且比西方的测算早了300多年。
02 从中原到塞上,再造江南
古希腊哲人泰勒斯曾有一猜想:“水是万物之源”,其依据基本来自直观感受,比如干燥的沙漠了无生机,而湿润的沃土枝繁叶茂。这一论断在科学上应属纰缪,但用于人类文明却大致不差。
不傍水而居,农业便无法开展,文明自然也成无根之木。尼罗河每年泛滥成灾,古埃及人会等洪水退去后在岸边播种。黄河喜怒无常,但中国古人依然沿黄河春种秋收。
中国自古讲求天人合一,这是因为人类在采猎时代和农牧业早期完全看天吃饭,改造自然的力度不大,更多是寻求人与自然的适配关系。但随着文明演进,原始生态已经越发难以满足需要,人们开始因地制宜改造环境,塞上江南,便是最好例证。
▲宁夏引黄灌区春灌放水时的景象(图片来源:新华网)
▲吴忠市境内黄河水灌溉的优质水稻田(图片来源:新华网)
塞上江南,初名“塞北江南”,最早指今宁夏北部黄河河东灌区,今泛指银川平原,包括宁夏北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自秦汉以来,人们不断修渠引黄河水灌溉,致使此处土壤肥沃,农牧两宜,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景致胜似江南。
但随着蒙古与西夏大战,西夏引黄灌溉水利设施损失殆尽,北方鱼米之乡也逐渐失去光彩。元统一之后,朝廷决意重建宁夏的水利设施,恢复其“塞北江南”的面貌。欲治兵者,必先选将,主持这一宏大工程的人选自然是重中之重。元世祖忽必烈左思右想,决定将此重担交到郭守敬手中。
▲元朝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雕像(宁夏水利博物馆供图)
因为,除了天文历法,郭守敬的另一成就就是治水。他提出水工要有三利:灌溉农田、预防洪水、船运方便。元代的很多水利工程都是在郭守敬主持下完成的,比如沟通京杭大运河。修复宁夏引黄灌区,便是其一大功勋。
银川平原自汉唐以来开凿许多灌溉渠道,如唐徕渠、汉延渠等。到了元代,这些渠道长期失修,绝大部分已被淤浅,堤堰闸残破。多数人认为与其修缮旧渠,不如重开新渠。
▲黄河在宁夏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附近分流的唐徕渠和汉延渠。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郭守敬经过细致考察规划,提出了“因旧谋新”的方案——按照旧有渠道走向,因势利导,挖淤泥、裁弯道,很快疏浚了唐徕渠、汉延渠以及正渠十条、大小支渠六十八条,还开辟了新渠道,建了水坝、水闸,以控制和调节水量,使九万多顷的土地获得了灌溉。
此外,郭守敬在勘察地形时,曾以海平面为基准,对比黄河各河段高下之差。这也是测绘地图史上最早使用有关“海拔”的思想。
▲郭守敬水渠治理分布(银川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组供图)
郭守敬带领万千河工日夜辛劳,短短几年内就让荒废的旧渠彻底修复整治完毕。黄河之水重新灌溉这片干渴已久的土地,宁夏也再度恢复了塞上江南的生机。
《国朝文类》记载郭守敬的功业,“人蒙其利,立生祠于渠上”。单单“人蒙其利”四字,不知包含了多少人的家园生计。
直到今天,宁夏人仍然受其遗泽。在黄河宁夏灌区唐徕渠最繁华地段——银川市西门桥唐徕渠畔,矗立着郭守敬塑像,川流不息的人群路经此处会抬头仰望,追思感叹:世间已无郭守敬,古渠潋滟流美名。
03 从大河到大道,赤心如炬
对郭守敬来说,治河是福泽百姓;对忽必烈来说,治河也不乏宣示天下正统的目的。
元代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是割据一方。但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自然要成为天下共主。马上能得天下,但不可治天下。要治理中华各民族,“和为贵”的中原传统文化要素必不能少。所以就连“大元”的国号也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之意。
王朝宣示天下正统多用两个方法:一为祭祀,二为治河。《礼记》中的庙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民祀于寝”,只有正统天子有完整的祭祀权,比诸侯多出的两庙就是天地。
▲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一景。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至于为何治河与王朝的正宗法统相关,我们不妨看看中华文明与黄河的关系。黄河固然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在古代也灾害频繁。由于黄河流域地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雨量季节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在夏秋之交,且降雨量大。一旦河道无法宣泄,将会导致河面上涨,危及堤防,甚至堤坝决口,淹毙人畜,淹没农田。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林立,黄河无法统一治理。比如下游发生灾害,但上游不治理又有何用?更有甚者,居上游者还开掘河堤,水淹他国。因此,治河成为中国形成大一统的内生动力之一。
▲黄河上游最后一个水力发电站——青铜峡黄河大坝(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既然大一统与治河需求有关,那么王朝正统自然要用治河来宣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就与大禹治水有莫大关系,治河与治国几乎是等量齐观的两件事。所谓“黄河宁,天下平”,治河成功能带来天下太平,治河不力则可能会导致国势衰败。
《资治通鉴》记载了这么一件荒唐事:西汉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黄河决口,淹没三十一县。平陵人李寻上书,说人们都关心“九河”的故道(夏禹开辟的九条河流,早已湮灭)究竟在哪?不如趁着黄河决口,不要把它堵塞。借此观察河水走势,寻找古代河床。
汉成帝听了李寻建议,遂停止筑堤工程。尽管官员们不断上报人民的困苦,汉成帝似乎都无动于衷。黄河两岸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唯一希望就是政府能帮助他们堵塞决口,重整家园。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皇帝为了追溯两千多年前的九河故迹,正沉浸在“考据学”的探索之中。西汉的国势在滔滔河水中急转直下,直至覆亡。
▲苍鹭在宁夏沙湖景区栖息。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郭守敬治水,代表着元朝廷希望以黄河安澜来达到天下大治的雄心。到了元末,黄河又一次泛滥,可惜再没有郭守敬治河。最终,天下易主,这当然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04 从一隅到一体,福祉绵延
郭守敬在宁夏治水十几年后,朝廷和当地军民终于抛弃了沿用多年的“西夏”,改名为宁夏。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二月,元朝政府改中兴路为宁夏府路,并置宁夏府路总管府。宁夏地名从此确立,并且此后一直沿用至今,七百余年未变。
万里黄河自中卫市南长滩入宁夏境,过青铜峡,到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全长397公里。作为沿黄河9个省份中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早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经过郭守敬的治理改造,整个银川平原更为富庶丰饶。
▲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滋养着两岸的湖泊湿地和千里沃野。(银川市委宣传部供图)
▲素有“塞上湖城”美誉的银川市,是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之一。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唐代诗人韦蟾在《送卢潘尚书之灵武》写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可见“塞北江南”这个称呼,早已成为宁夏代名词。
银川平原,位于中国古代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带,历史上诸多民族在这里迁徙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交融。对于中原来说,银川平原或许被视为边缘,但从更广阔的“华夷天下”视角来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结构的绝佳视角。
▲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居民在休闲、聊天。长城花园社区居民中,少数民族占38%,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互嵌社区。新华社记 冯开华 摄
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表明,“中原”与“边疆”,“华夏”与“四夷”之间的界限早已模糊,民族间不断的交流与融合早已使它们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生关系。
除了带来千里沃野,宁夏引黄灌溉还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多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这片土地上的黄河文化,对于凝练文化精神、增加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本文由银川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组撰写)
监制 | 闫 永 肖静芳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责编 | 许玲玉
制作 | 郭欣欣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