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中秋月
来源:中国民族报 左志南 发布日期:2024-09-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桂花月明图(中国画)李时霖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谈及月光之美时说:“为什么满月的景色具有这样一种仁慈的、宁静的和崇高的印象?因为月亮是一个观照的对象,却从来不是欲求的对象。”其实,论及将明月作为审美的对象,且以之为载体生发思考和情感,中国古人当不在西方哲人之后。

  从《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李白的“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从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到当代诗人席慕蓉的“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明月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景的欣赏、对团圆的期盼、对时空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追问。

  中秋节发端于上古时期,初现雏形于汉代,正式定型于唐初,广泛盛行于宋代之后。中国古人祭月神以庆祝中秋节,之后慢慢成为习俗。中秋之夜,月常圆满,赏月便成了中秋的习俗之一。

  中秋时节,人们刚脱离盛夏的酷热,初秋凉意显得格外宜人,而明月如水的光芒则为中秋增添了尤为重要的优美意蕴,使得诗人以优游不迫的方式创作出无数佳作。如唐代诗人姚合有云:“素月闲秋景,骚人泛洞庭。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张南史写下:“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元凛则感慨:“四野雾凝空寂寞,九霄云锁绝光辉。”

  随着节日习俗的发展演进,月圆也逐渐增添了“人团圆”的寄托,团圆于是成为中秋节的核心内涵。人们往往于中秋赏月时,以对明月的咏叹来寄托对亲友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期待。

  远游在外的唐代诗人王建在诗中吟唱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在中秋赏月时,由己及人,生发出人人望月的联想,进而又在人尽望月的强烈期盼中,让如水的月光成为望月者思念的象征,以“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方式,洒落人间。不难看出,是中秋赏月的习俗催生了诗人“人尽望”的想象,从而升华了全诗。而北宋诗人苏轼一面感叹着“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另一方面则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这成为人们赏月时期盼团圆的代表性诉说。

  中秋明月的光明圆满还抚慰人们的心灵。唐永贞元年(805年),韩愈自阳山令改官江陵,适逢中秋良夜,身处羁旅客馆,是时“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韩愈在听罢友人“声酸辞且苦”的悲歌倾诉后,用“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接一转写出了自己的感慨:“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其中有归之于命的深沉感慨,亦有坦然面对人生困境的旷达,这一切都生发自今宵独多的月光中。

  中秋明月同时也指向理想得以圆满的可能,而明月的光明亦隐喻着人们对光明境界的追求。南宋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以“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月夜美景,隐喻对污浊现实的厌弃。“渡江天马南来,几人曾是经纶手”的辛弃疾,一生以收复北方失地为己任,但复杂的南宋政局却让其报国无门。辛弃疾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开篇即描绘秋月如明镜重磨、洒下万里金波的清朗景象,而后意脉突转,向嫦娥发问:“被白发、欺人奈何?”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苦闷挥洒无余。词之下阕,他展开联想:“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他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桂树,使月亮洒向人间的光辉变得更多。“斫去桂婆娑”源自杜甫“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但辛弃疾在此处融入了驱尽黑暗势力之隐喻。发兴于中秋之月的圆满、光明,而最终归结到现实的观照中,中秋明月可谓承载了古代正直士大夫对于光明的向往。

  与中秋之月偏重于审美、代表着团圆略有不同,古代诗人在对明月的咏叹中,还融入了哲理思考,寄寓了更多的现实感慨。如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前赤壁赋》亦云:“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如果从事物易变的角度看,天地间的存在不过是一瞬;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万物和自己的生命都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不同于苏轼于清风明月中展开哲理思考以超越当下,陆游则始终不曾忘怀现实,其《关山月》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个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构成全诗。“不战空临边”的将军,过着“沉沉按歌舞”的朱门生活,而一任“厩马肥死弓断弦”;“三十从军今白发”的壮士,“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戍边的战士报国无门;“忍死望恢复”的北方遗民,忍辱含垢,盼望统一。如今。如水的月光又照亮了沙场上战士的遗骨,死者已矣,而生者是慨叹自己拥有苟且度日的幸运,还是郁积了理想成空的满腔愤懑,抑或是因望见战死者遗骨而心生愧疚?

  如果说哲理的思考或是现实的观照都是基于明月的优美而展开的,那么,清末民初诗人笔下的月光则有了新的样貌。“同光体”诗派代表诗人陈三立有诗云:“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露似微虫,波如卧牛,露气和水波幻化成活的生命,向诗人逼来,而向来作为柔静意象出现在传统诗歌中的月光,在这里却像无数茧丝要把诗人捆缚起来。陈三立的诗给人一种被外部环境所包围和压迫而无从逃遁的感觉,写忧国之情的“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自不必说,这种感觉在纯粹描写自然景物的诗中也同样强烈。明代学者胡应麟说“文章关气运,非人力”,或许是乱世带给陈三立悲观的心境,以致明月化为缠缚人的巨网,带给读者不同的美学印象。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秋的明月又要照耀古老的中华大地,这是春雷打过、野火烧过的土地,是祖先耕过、我们牵手走过的土地,也是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