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又见 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翻开《大地之眼》这本散文集,扑面而来的是泉的清凉、泉的甘甜、泉的厚重。36篇系列散文,涉及作者近年来探访的各地名泉、名潭百余个。作者又见说,《大地之眼》写的是一眼眼清泉,广西的泉和全国各地的泉,有名的泉和无名的泉,大的泉和小的泉。他说中华大地上有许多眼睛,泉就是中华大地的眼睛,每一只眼睛都清澈迷人,它们在看着世界和宇宙。那些幽深的泉、喧闹的泉、奔涌的泉、缓流的泉仿佛迷住了又见的眼睛,他每到一处泉眼,都两眼放光,内心充满喜悦,进而激起创作的热情。他笔下的泉,譬如广西河池东兰的兰阳泉、都安的喊来泉,南宁武鸣的灵水、贵港覃塘的灵龟泉、崇左龙州的美女泉,还有四川阿坝的九寨沟之海、云南大理的蝴蝶泉……泉水从大地深处奔涌而出,叮咚作响,在读者的耳边久久回响,给人以强烈的阅读冲击。
这种以强烈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去呈现物象的创作,是作家写作功力的体现。作家从本真的自我出发,最终将具体而生动的写作对象饱蘸情感地书写出来,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如他在《灵水记》中写道:“一汪蓝蓝的水域赫然入目,郁郁葱葱的树木下,形态怪异的奇石紧紧把它环抱在一个葫芦状的空间里。灵水湖就像是仙境里的宝葫芦倒出圣水一般,形成近百亩的宽阔水面。蓝天和白云倒映着,微风吹来远远的稻香,水面泛着粼粼波光,空气一下子清新起来。”强烈的现场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享受着文字带来的独特体验。
又见写的是泉,但泉之外,有生态、人文和历史。古今中外,作家对大自然的书写从未间断,对又见来说,泉就是他感受与领悟自然的道,每一口泉都是对生命的喻示。他在《河流奔腾不息》中写道:“海菜花是一种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可生长在4米的深水中。它的根生长在河泥里,叶不露水表,只留洁白在人间。如果说莲花‘亭亭净植,出淤泥而不染’,那么海菜花则是另一种品格——白天自信地探出水面,晚上则低调地沉入水中。它生长范围极小,因为它对环境要求实在太高,对温度、湿度、日照,特别是水流环境,要求苛刻。”在又见看来,人在泉面前应当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应该蹲下来,以谦卑、平等相待的心态,与之共情。
又见对生命、对大自然的万物都表现出珍惜之心,因而在《大地之眼》中,他的生态写作是热切而诚恳的。泉是他的出发点,抵达的是他对自然生命的体悟。
在自然人文书写上,又见还参考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每到一处泉眼所作的诗篇和留下的轶事。他仿佛穿越时间和空间,与古代先贤盘坐在泉边,一同欣赏粼粼泉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人文之情在他的胸中荡漾。循着先贤的足迹,在每一处泉眼掬起一窝泉水,洗涤风尘仆仆的面孔和心灵,应该是他人生最惬意的境界。他“跟随”清朝同治年间的柳州知府孙寿祺到驾鹤山游玩,在泉井边的小店煮酒小酌,雅谈赋诗。孙寿祺赋诗《登驾鹤山得诗四首》云:“矮屋坐团团,清泉佐酒饮。一醉相扶归,夕阳乱人影。”又见提笔写下《驾鹤访古》:“响水泉是镶嵌在这条壮锦彩带上的一颗绿珠,与柳江交换了个眼色,验明了身份,便匆匆加入东流入海的行列,助力它所在的城池,行稳致远。”又见深挖的是每一处泉眼背后的人文心迹,以当下的散文写作把每一处泉眼的人文色彩洒向熙熙攘攘的人间,给读到这些文字的人带来心灵上的审美享受。
在历史事件的书写上,又见以泉作眼,清澈地映射发生在八桂大地上的著名历史事件。《兰阳泉涌》映射广西俍兵抵御外侮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百色起义等右江革命斗争历史事件的风起云涌;《乳泉佛心》倒映拉开太平天国序幕的金田起义等等,由泉及史、及事、及人。奔涌的泉眼因此有了宏大的历史背景作为依托,使得所写之泉更具传奇色彩,文气更加跌宕起伏。
又见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作家,此前出版了小说集《落在你胸口的目光》、诗集《又见村庄》等多部作品。《大地之眼》不仅是他个人在散文创作中的新收获,也是广西散文创作在题材上的不断丰富和延伸,更是广西各民族作家以文学努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成果。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