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说话——从美岱召泰和门石匾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中国民族报 高景哲 发布日期:2023-10-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蒙汉互市图》显示了隆庆议和后长城内外和谐的民族关系。

美岱召泰和门石匾原件。

美岱召泰和门石匾拓片。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博物馆,珍藏着一块石匾,匾上的铭文见证了一段重要的历史,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石匾的形制

  这块曾经镶嵌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泰和门上的石匾长69.5厘米,宽52厘米,厚19厘米,四周刻有蒙古族惯用的云纹。铭文分藏、汉两种文字,藏文一行橫刻石匾上方,下为汉文竖刻。藏文译为“唵啊吽!顶礼圣识一切锁南嘉措!唵嘛呢叭咪吽!”汉文如下:

  元后敕封顺义王俺答呵嫡孙钦升龙虎将军天成台吉妻七庆大义好五兰妣吉誓愿虔诚敬赖三宝选择吉地宝丰山起盖灵觉寺泰和门不满一月功成圆备神力助佑非人所为也

  皇图巩固   帝道咸宁

  万民乐业   四海澄清

  大明金国丙午年戊戌月己巳日庚午时建 木作温伸 石匠郭江

  从形制上看,石匾包含了蒙古族纹饰和藏、汉两种文字。蒙古族的云纹象征圣洁与吉祥;藏文部分,据专家考证,是藏族的“发愿文”(祷词);汉文“皇图巩固 帝道咸宁 万民乐业 四海澄清”,也是同时代中原地区发愿文的典型格式。

  这样,蒙古、藏、汉3种文化元素就完美融合在一块石匾上。因此,美岱召泰和门石匾单从形制上看,已显示出多民族的文化交流。

  “敕封顺义王”与“钦升龙虎将军”

  明朝隆庆议和(明朝与蒙古达成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协议)之后,明朝敕封阿勒坦汗(俺答汗)为“顺义王”,三娘子(俺答汗王妃)为“忠顺夫人”,大成妣吉(俺答汗孙把汉那吉妻)为“忠义夫人”,阿勒坦汗家族的其他成员分别有“龙虎将军”“昭勇将军”等职官称号。

  从铭文上突出的“敕封顺义王”“钦升龙虎将军”来看,当地贵族很看重这些封号。阿勒坦汗一生拥有“索多汗”“土谢图彻辰汗”“格根汗”等封号,但铭文中却仅强调了明朝敕封的“顺义王”。他的嫡孙也是将“天成台吉”和“钦升龙虎将军”蒙汉两种封号并列在一起。此外,在土默特部的历史上,黄台吉、扯力克、博硕克图汗都曾极力争取“顺义王”的封号。

  隆庆议和后,土默特地区中原人的数量多达10万,土默特贵族认同中原封号与大规模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现实有着密切关系。

  天成、台吉等词语反映出的文化交流

  铭文中出现了“天成”“台吉”“妣吉”“大明”4个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

  天成,有学者认为是“大成”的笔误。大成源自汉语“大臣”。蒙古族在与中原的交往中发现,大臣指代十分重要的职官,所以就将其借来称呼汗王身边的重臣。该词在汉文史料中也写作“岱青”。土默特右旗的将军尧镇在1949年之前,一直用“达庆”来称呼乡镇一级的长官,达庆就是大成、岱青。

  台吉,借用自汉语“太子”,指成吉思汗家族的成年男子。有趣的是,这个词语在走西口移民潮兴起后,又被中原所借用——中原人发现“台吉”是个尊贵的称呼,便用它来给孩子起名,如刘台吉、王台吉、赵台吉等。一个词语由汉语借入蒙古语,又转入中原使用,说明这里的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

  妣吉,借用自汉语“妃子”,指汗室男丁的配偶。

  铭文中的“大明”有争议,有人说它指明朝,有人说它也属汉语借词。持后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土默特贵族在与明朝的来往中发现,汉文中的“大明”很有气势,如大明皇帝、大明总督、大明特使等,所以就借用它表示“伟大的、包括一切的”。如蒙古文史书中有“大明钟根哈屯”(伟大的三娘子)、“大明·索多·成吉思汗”等。

  明代土默特部吸收了大量汉语借词,这些借词生命力顽强,一直使用至今。如板升(百姓的蒙古语发音)、威俊(贵族称号,可能源自“威震”)等,已经成为土默特右旗地名,《达庆老爷》成为漫瀚调曲目,这些文化交流的硕果将永远留存在历史长河中。

  落款日期与汉族工匠名

  铭文的落款日期采用中原的干支历法,说明当时农历已在土默特地区流行开来。历法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使用农历说明当地的蒙汉文化交流已十分深入。

  温伸、郭江两个工匠的名字也大有意义,他们二人其实代表了中原的建筑文化。两位工匠的地位虽然不高,但在民族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另外,石匾记述的建造泰和门事件本身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体现:它由蒙古贵族五兰妣吉(大成妣吉)倡导,中原工匠承建,藏族高僧麦达里也极有可能出席了落成仪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早在明代,土默特地区各民族就开始了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由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也告诉后人:各民族只有消除隔阂、友好互助,才能缔造出“万民乐业 四海澄清”的和谐局面。这是先民留下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今天实现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精神动力。

  (本文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