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 香飘万里
来源:中国民族报 郭天成 发布日期:2023-09-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1年6月1日,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沙勒克江一家受邀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在国旗护卫队,沙勒克江亲吻国旗后,将脸深情地贴在国旗上。李瑞摄

 

  一本好书堪比一道佳肴,色香味俱全,真善美皆有。著名作家何建明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石榴花开》给人的就是这种感觉。捧读这本新鲜出炉的书,新疆味道、塔城味道扑面而来。

  这部反映新疆民族团结题材的作品洋洋36万言,既是塔城各民族群众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亲近的时代报告,也是新疆民族团结大好形势的集中呈现,更是让世界客观了解和正确认知新疆的文字盛宴。

  主题鲜明、深沉恒久的家国味道

  何建明多年来高举当代报告文学大旗,以正能量、主旋律作品立身,与时代同步,为人民放歌。而《石榴花开》取材于新疆塔城,既有偶然,也是必然。

  作为西北边陲重镇,塔城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爱国史。18世纪60年代,达斡尔族、锡伯族官兵奉朝廷调遣,行程万里,从东北来到西北边陲筑城守关;18世纪70年代,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万里东归,付出极大牺牲,终于回归祖国怀抱;1893年,塔城各族军民同心勠力,如期收回被沙皇俄国强行租借10年之久的巴尔鲁克山;抗日战争中,身居大后方的塔城各族人民踊跃捐款,购买14架飞机支援前线;新中国成立后,塔城地区先后无偿划出土地及水源,支援设立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奎屯市、独山子市,无条件支持国家能源基地建设和新疆区域经济发展……这种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宏大视野,正是塔城性格、塔城眼光、塔城胸怀的彰显。

  天蓝得过分,云白得刺眼,花开得放肆,人好得要命。徜徉在这座边陲城市,穿梭在色彩斑斓的大街小巷,最吸引何建明的却是红色。“所有到过塔城的人特别深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这里的红房子。这种红房子的红显得绚丽和炽烈,有一种燃烧的红艳,令人心生澎湃之感。如青春的某种欲望与冲动,所以格外具有诱惑力。而当你有时间静下心来去触摸和感受这种红时,就会产生另一种感受,那就是潺潺流动于我们每一个人血脉中最重要和普遍的情感——爱。”

  全书关于红色故事和爱国话题的叙述可谓浓墨重彩。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李冠英高擎军旗通过天安门广场,那举世瞩目的红色震撼永驻史册;2009年10月1日,维吾尔族大叔沙勒克江在自家小院升起五星红旗,14年来一天也未曾间断;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库尔托别村那整齐成片的红房子和红色屋顶,在党旗和国旗的映照下鲜艳夺目……塔城人的家国情怀深沉真挚,绵延久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石榴花开》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普通民众的家国情怀。这也是塔城民族团结最重要的底色。

  移步换景、身临其境的现场味道

  当下,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人们通过手机获得现场感、带入感更加方便快捷,这无疑对文学作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何建明特别擅长以第一人称、第一视角出现。多角度构建、设置的特定场景,精彩重现和精致还原的历史画面,把报告文学的文体特色和表述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作者适时进入现场,如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出镜”,给读者带来“现场直播”的视觉享受。特别是书中对矛盾情节的精彩描绘,拨动读者心弦,让人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在《满满的小河让江河奔流》一章中,库尔托别村党支部书记钟平父子俩的对话简短却极精彩,跌宕起伏的情节不亚于一篇上乘的短篇小说。

  “爸爸,你知道,村里规划建设一条大道,既是改观村容村貌,更是为了让我们村能够走出去、引进来,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所以要靠大家来支持……”儿子说。

  “这个是好事。我双手赞成。”父亲说。

  “爸爸你一向最支持我的工作。这回你也要支持啊!”

  “那还用说。”父亲的态度爽朗。

  “那你是同意拆那间房子?”到了正题。

  “哪间?”父亲假装糊涂。

  “就是那间在规划图以内的……”

  “那间是新房怎好拆呢?”父亲的嗓门一下高了,两眼瞪着儿子,意思是你想干啥?拆我新房子?

  “我知道是新房子。但它在规划图内,修路碍事嘛!”儿子解释。

  “不能拐个弯?再说大道不可以因地制宜?窄一点不行嘛?”父亲说。

  “那怎么成!那还像啥路嘛!”儿子拿出村支书的口气。

  “那你就少给我啰唆了!拆我新房?没门!”父亲气得站了起来,甩手欲走……

  寥寥数语,现场的场景、人物的表情和心理活动跃然纸上,令读者有一种沉浸式体验的酣畅。

  润物无声、沁人心脾的哲思味道

  文学是点亮人们心灵世界的灯光,而《石榴花开》通篇折射着哲思的光芒,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收获。

  维吾尔族女教师曼热亚木离休后,成立塔城“爱心妈妈”公益社团,帮助各民族失学孩子重返校园。老人一开口,说的便是“我们一生受到了阳光的普照,所以我们要有爱。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就是第一章《爱的源流》的根源,也是全书民族团结主题的根源,更是塔城民族团结“金字招牌”的根源。

  在《摇床上的故事》一文中,开篇就讲“这就是新疆:你一鞭甩出去就是一片收不回的天地……从马背上下来,就是你的宿营地,是你生命的新开端,又或许是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处。”

  而《你是人们心中的汗血马》讲述的是汉族残疾农民曹振新身残志坚,带领身边150多名各民族兄弟立业致富的故事。作者盛赞:其实,无论是汗血马的光泽还是石榴汁色,它们的共性之处,便是在这样的色谱中流淌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从善”“互助”“共荣”等最基本的底色。……那些美丽安宁的村庄,总有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领头羊——这是如大草原浩荡肥壮的羊群为什么永远不会走失的缘故吧!或者老风口再大的风为什么总也隔不断过往的一队队牛群与马队一样。

  让人钦佩的是,这些哲理文字既不显得矫揉造作,又避开老生常谈的生硬说教,给人带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情感浇灌。

  豪迈爽直、诗意神妙的抒情味道

  《石榴花开》通篇语言生动隽永,文字飘逸灵动,既有绫罗绸缎的顺滑手感,也有水银泻地的爽快视感,还有陈年老酒的醇香口感,读来有种如诗如画的美妙享受。全书的抒情成分占比大、下笔妙,贯穿始终的浪漫主义情怀成为本书的又一亮点。

  写塔城时,作者直抒胸臆,一吐为快——有一个地方,你去后,就想唱,把心中的豪情与爱,抒怀个彻底干净;有一个地方,你去后,就想舞,让悲与喜在旋律的跳动中尽情地释放;有一个地方,你去后,就想张开双臂,高高地喊一声,我要拥抱你,然后深深亲吻……然后是,这个地方一定是新疆。一定是塔城。

  写人物时,作者毫不掩饰,提笔赞颂:毫无疑问,她一定是我在塔城和新疆见过的最漂亮的美女之一,甚至是可以拿掉“之一”的新疆美女。……新疆的女人就是美,她们的民族特征和气质,尤其是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和转眼间给你扭动身姿跳上一段新疆舞时,男人们都会着迷,女人们也会羡慕。这就是她,包括许多新疆女士给予我们的印象。

  写故事时,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突出血脉偾张的激情,如老兵张秋良给战友守墓的场景——她远远地看着,又近近地追过去,看着他发疯似的用手将几个被狂风吹得七零八落的“土堆”重新垒起,那样儿就像丢失了命一样痛楚……

  “对不起啊战友!我、我来晚了!来晚了,我向你们检讨!我检讨!我要深刻检讨!我保证,从现在起,我再不离开你们!我保证不让你们再被风暴和野兽任意摧残与恣虐……我保证!”

  他一边垒,一边哭诉着;又继续垒,继续发誓……仿佛欲将自己的灵魂与肉体一起贴在戈壁上,与躺在地下的7位烈士融在一起……

  情到最深处,落笔成华章。文学作品离不开情字,因为有情,所以才有文学。用激情锻造文学的血脉,这是何建明的报告文学作品又一个与众不同的“辨识度”。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