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听,这是口弦在说话————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苗艳 发布日期:2023-08-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口弦被誉为人类“初音”,将它放在两唇间,利用口中的气流使颤音发生变化、产生共鸣,便有了曲调。口弦虽然小巧别致,但表现力极强。每当它的声音响起,仿佛鸟儿在林中呼唤,山涧流水潺潺。

  口弦古称“簧”,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也是一种流传较广的世界性民族乐器。我国至今有30多个民族还在使用这种乐器,所用名称达50余种。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一些国家,也都有人演奏口弦以作娱乐,不少年轻人还用这一古老的袖珍乐器来演奏流行音乐。

 

石峁口弦

源远流长的口弦文化

  2017年底,考古人员在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年)发掘出20余枚绳振式骨制乐器。这批骨制乐器制作规整,呈窄条状,中间有细薄弦片,一般长约8-9厘米、宽逾1厘米,厚仅1-2毫米。乐器由琴鞘和簧片两部分组成,器身镂刻舌簧。乐器刚出土的时候,因为其样式和如今女孩子的发卡很相似,一些考古人员首先怀疑是发卡类的装饰品。但是随着更多相似乐器的发现,以及更多的资料证明,最终确认这批绳振式骨制乐器就是古代口弦。

  口弦,在我国先秦文献中或被称作“簧”。《诗经》中有多处记载,“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诗经·君子阳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诗经·小雅·鹿鸣》)。此外,《世本·作篇》《魏书·乐志》中也都记载,“女娲作笙簧”“女娲之簧,随感而作,其用稍广”。《说文解字》对于“簧”字这样解释:“笙中簧也。从竹,黄声。古者女娲作簧。”由此看来,《诗经》之簧与《世本·作篇》中的女娲作簧,都是指同一种独立的乐器——口弦。

  关于口弦的起源,一直以来,一些音乐学家、人类学家都有研究,提出了多源发生的学术观点。上世纪末,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罗艺峰以国内外口弦名称的读音为基础进行比较研究,考证得出我国陕、甘、川、藏的交界地区,即黄河、长江流域的河曲地区为口弦的发源地,认为“娲皇故里”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为早期口弦的核心传播区域。

  2017年石峁遗址出土的绳振式骨质口弦,则清晰地向人们证明,至夏商时期,口弦文化以石峁皇城台为点,向周边呈放射状传播,影响至夏家店下层文化人群。考古人员研究认为:石峁遗址出土的口弦,是目前已知世界范围内时代最早、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考古成果。石峁遗址考古队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认为,石峁口弦可看作是近现代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口弦类乐器的“祖先”,石峁遗址所在的中国北方河套地区可谓是“世界口簧的祖源地”;口弦也因此成为中国北方文化因素沿欧亚草原向西、向北产生影响的重要实证,以及欧亚草原东部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图片

  ▲鄂温克族老人玛利亚·索(1921-2022 年)在弹拨口弦。

 

  “巧言如簧”

  会唱歌、能表达的口弦

  “不须挑逗苦劳心,竹片沿丝巧作琴。远韵低微传齿颊,依稀私语夜来深。”(《台湾纪巡诗》)这首清人的“咏簧诗”生动描述了口弦的情感表达功能。在诗人看来,口弦虽然奏不出旋律丰满、华丽繁复的曲调,却以一种“远韵低微、依稀私语”的独特魅力,传达演奏者内心深深的情感。

  事实上,除了作为乐器表达情感,口弦还有着独特的文化功能。在古代,口弦是沟通神灵的媒介,用于占卜活动。考古人员研究石峁遗址出土的大量使用过的卜骨发现,历史上皇城台的居住者应该掌握着预测吉凶祸福的占卜权力。出土于皇城台的20余枚骨质口弦,暗示着其被赋予沟通人神、祭祀先祖的功能。这些口弦与骨笛、骨管哨、陶球哨一起,构建了石峁宫城的音乐形态,体现了中国早期国家王权与神权的统一,渲染了石峁上层祭祀祖先、沟通人神天地的场景。

  汉代刘熙的《释名·释乐器》记载:“簧,横也,于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亦是也”,详细说明了口弦的演奏方式。据《汉宫阙疏》所载,“鼓簧宫周匝一百三十步,在建章宫西北”,意思是汉代著名的建章宫中曾建过一座独具特色的鼓簧宫。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则反映了汉代宫廷演奏口弦的情况。这些说明口弦艺术是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的一枚西汉时期的马蹄形口弦,是一件珍贵的金属一体口弦文物。清代乾隆皇帝也曾写过一首歌咏口弦的诗《口琴》,诗中提到双叶簧片的铁质口弦,能演奏出高山流水的韵律之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创作的《塞宴四事图》,描绘了乾隆皇帝木兰秋狝后在避暑山庄的活动场景,在蒙古族乐队演奏画面中,一位乐手演奏的就是口弦,被称为“司口琴”。口弦的礼乐特性通过文物遗存和历史记载被清晰地展现出来。

图片

  ▲西汉时期口弦。

  口弦还有着模拟话语、表达隐语的功能。口弦发音独特,因而有着强大的模拟功能。人们在田间、山头劳作之余,常用它来模拟鸟雀、野兽、风穿林啸等声音,从而传达情绪。而自古以来,口弦与爱情的传说和关联更是绵绵不断。青年男女把倾慕之情编成爱的“密码”,用口弦演绎出来,弦音策动、声波传递,会意之人很快就能“破译”。清朝《番社采风图考》中,记载了台湾高山族用口弦对答的场景:“未婚者弹口琴挑之。衔弓于唇间,齿隙吞吐成音……互相和答,意合,遂成夫妇。”在特定语境下,口弦吹奏的是什么故事,传递什么样的情感,听者一清二楚。

  口弦之所以会唱歌、能表达,是因为利用语言声调中丰富的音乐性,这与口弦演奏民歌旋律的概念相同。《诗经·巧言》中,就有“巧言如簧”一词,将人之尽美谗言比喻为口弦之音。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口弦很早就在我国多个民族中流行,至今有30多个民族还在使用这种乐器。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口弦的名称也各不相同:赫哲族称“悲琴”,满族称“莫库尼”,傣族称“拜”,羌族称“阿珠”,锡伯族称“玛肯”,彝族称“洪洪”或“弄果”,黎族称“口弓”,台湾少数民族则称之为“嘴琴”或“嘎洛波”……不同的名称,同样的乐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

图片

  ▲蒙古族口弦。

图片

  ▲藏族口弦。

 

  弦音不息

  让口弦“声”入人心

  口弦作为人类音乐的“活化石”,保留了原始社会古风遗俗文化形态,展示了人类文化艺术从早期萌芽状态发展衍变至今的轨迹。那些因地域特征与口弦构造相结合所产生的音乐风格,体现了独特的音乐思维和文化审美。可以说,从口弦发出第一个“乐音”开始,便证明了人类音乐文化传播的巨大力量。

  “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思念父辈就吹响笛子,思念母亲就弹响口弦”……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口弦长期保持着传统样式,拨奏的乐曲音量不大而音色变化多端,娓娓动听。2008年,布拖彝族口弦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当地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加入发掘保护的队伍,使口弦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在每年的火把节、彝族年等各大型活动场合,经常可以聆听到天籁般的口弦乐曲。

图片

  ▲彝族口弦传承人俄的日火在演奏口弦。

  “小小竹片中间空,麻绳扯奏响叮咚。房前屋后碉楼上,花前月夕起春风。”这首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流传甚广的小诗,描写的是一件羌族口弦。当地盛装出行的羌族人,胸口位置往往会别着一根雕工精巧的竹制口弦,长约10厘米,下方垂着精心编制的穗子。

  今年8月初,“歪果仁带你游青海”第二季嘉宾走进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外国博主、留学生在当地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了解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艺,学习弹奏技巧。撒拉族口弦长不足一寸,重不到5克,用红铜或铝打成细窄马蹄形状,中间放一根黄铜丝,尖端弯曲,小巧玲珑,是我国最小的民族古乐器之一。

  安宇歌,回族竹口弦和铁口弦技艺的第四代传人,全面掌握了两种口弦制作及演奏技艺,2018年成为国家级非遗口弦的代表性传承人。安宇歌之子李旭经过长期积淀,尝试融合现代音乐和古典乐器,让西洋乐器和口弦相遇,并通过短视频平台,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并喜欢口弦这一传统器乐。作为口弦的传承人,李旭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传承推广,让口弦“活”下去,并能“声”入人心。

  小小口弦,流传数千年,每一次拨奏,都牵动着中华各民族的心灵共鸣和情感共振,它那妙不可言的“初音”还辐射到全世界,不断被传扬和丰富。纵观历史,放眼世界,从近千年前中国北方河套地区口弦的对外传播,到1984年第一届国际口弦艺术节在美国举办,再到如今口弦已成为欧洲年轻人群的潮流乐器,古老口弦所展现的音乐文化形态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异彩纷呈。

图片

  ▲墨西哥口弦。

图片

  ▲西班牙口弦。

图片

  ▲巴布亚新几内亚口弦。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3年8月25日,图片、视频均由中国民族博物馆提供。作者:苗艳,中国民族博物馆馆员。)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监制 | 杨新华 肖静芳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周芳 梁黎

  编辑 | 俞灵 文静

  制作 | 胡琪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