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展示“彩绘”工艺。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潘鲁生(右二)与同仁们在黄山市做田野调查。中国民协供图
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展示“摇青”工艺。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贵州苗绣传承人把手艺教给村民们。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守望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总书记关于“双创”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为民间文艺事业开阔发展视野,提升文化高度,践行文艺使命做出了重大的战略性指导,使民间文艺事业消除了专业研究与现实实践的隔膜,打破了保护与发展踟蹰不前的困局,突破了传统民间文艺赋能当代生活的瓶颈,使其在新时代、新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从抢救保护到传承传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从成立之初,就将根本任务确立为“广泛地搜集我国现在及过去的一切民间文艺资料,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掀起席卷全国的全民性民歌搜集与创作运动热潮;到80年代,坚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学术立场,启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调查编纂工作。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在冯骥才主席带领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01年组织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唐卡文化、传统村落等一系列民间文化艺术的事象和载体,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普查、建档及出版、研究。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成为核心任务。我们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示精神,启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项目,由中国文联牵头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落实“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和“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对古往今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进行系统化的收集与传播,为民间的口头文学、工艺经验建档存录,立言存志。其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在全面搜集整理中国民间文学文本及融会贯通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甄选出版中国民间文学的原创文献,为中华民族保留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留存代代共享的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系统辑录和整理长期处于散佚状态的民间工艺,填补我国在民间文艺集成编纂方面的空白。这是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推进民间工艺的传承和转化,从而在文化传承、工艺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抢救保护到传承传播,我们还要以扎实的民间文艺实践保持和激发民族民间关于生活之美的不懈追求与创造活力,使民间文艺有传统、有生活,接地气、再发展。
二、从书斋研究到赋能时代
几十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秉承学术立会的传统,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作为民间文艺保护、传承与创作发展的支持和保障,团结专家、民间文艺家开展理论研究、田野调研,创办学术刊物并开展研讨交流,为民间文艺的实践发展夯实学理基础,提供学术支持。民间文艺的研究整理特别注重田野作业,强调民间文艺采集与研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包括“忠实记录”的原则、“注意保留生动的民间语言”“把采录和研究结合起来”等,将民族民间文艺的调研经验、研究方法和理念贯穿工作实践。进入21世纪,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实施过程中,还进一步建设完善田野作业的学术方法体系。
新时代,民间文艺的研究整理进一步向实践应用拓展,使理论研究的成果不仅成为保护实践的方法支持,而且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建构的核心推动力。
在当下,微博、微信、短视频、网络直播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群体接受文化的主要平台。在这些新兴平台上,民间文学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改变。民间故事、歌谣、史诗、谚语、神话传说等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通过微电影、短视频、网络文学、手机游戏、文创设计等形式被激活,成为表达新时代、讲述新生活的重要载体。
同样,民间工艺的研究也进一步赋能“国风”设计,阐释发掘民间工艺在视觉形态、工艺经验、风格上的特色,促使其进一步转化为国风设计的形态语言、风格韵味,成为时尚潮牌、生活潮流的文化表达。不少具有标识意义的民间工艺资源经过充分的发掘整理、研究阐释,能带动一方产业带,或形成品牌的跨界联合,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IP”。
民间文艺的研究从书斋走向田野,从文本走向实践,在致力于构建中国民间文艺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同时,使民艺之物、民艺之理、民艺之美成为今天的生活内容、产业动能、文化动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在生活的土壤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三、从专业守护到社会参与
民间文艺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过去几十年里,经过专业领域“传帮带”的经验传承、专业院校培养等,人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果。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系统化建设和对传承人队伍的培育与扶持,民间文艺相关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展。
新时代,民间文艺事业从守护培养向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和拓展。民间文艺的活力不仅在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还在于新生活、新文化、新人群;民间文艺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人才、专业团队的传承接续、不断发展,还需要最广大的社会群体的自觉自信与关注参与;民间文艺的传承不仅需要专业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网络时代“Z世代”、广大青年群体的共同助力。因此,把民间文艺的传承与提高结合起来,使民间文艺的美学传统、文化精神不断传承发展,是时代赋予民间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近年来,为切实加强文化传承,续写生活史诗,续传匠心文脉,中国民协在全国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传承人培训班”,各地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专题性传承人培训活动持续开展。同时,积极推动参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中小学“非遗进校园”,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由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构建民间文艺的美育体系,发挥民间文艺美化生活、滋养人心、润物无声的作用。
可以看到,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珍贵资源,民间工艺赋能国货国潮的时尚产业,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成为乡村旅游等重要的文化体验,民歌唱响中国乡土艺术的最强音,民间舞蹈融入高校审美教育,还有民间文艺研究成果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民间文艺回归生活本质,回归人民创造、人民书写的本质,因而获得创新性发展的无穷动力;也使得新时代的民间文艺事业,从专业化的守护传承进一步向社会化的创新性发展深化和拓展。
中华民族历史上,民间文艺的创作成果如星汉灿烂,我们要守望传承,更要发扬光大。民间文艺的使命、理想和情怀要求我们扎根于生活的田野,投入时代的奋斗,从民间文艺的抢救保护、研究整理、守护培育之路向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境界提升、向美好生活的广阔征途前进。
(作者:潘鲁生,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