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 从古代“高考”中体会“追求卓越、报效国家”的士子情怀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梁黎 发布日期:2023-06-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人用人,正是中国社会古往今来育人树人的一种成果检视。古代“高考”让“学而优则仕”成了刻在读书人骨子里的观念,现代高考则是让当代青年有学习深造的机会,更好地成为未来的国家栋梁。那么,形成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代“高考”——科举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长达9天的考试

  在科举制度之前,古代中国普遍使用的是举荐(察举)制度,但这一制度具有不公正和随机性。而科举制度是中央力量统一安排全国的分区统考,即相当于现代的“高考”,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这一制度也影响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余年。

  明朝是科举的鼎盛时期,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试,中者称秀才;第二级是乡试,中者称举人;第三级是会试,中者称贡士;第四级是殿试,中试者赐进士出身。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有三个格外拉风的称呼,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考试每3年进行一次,乡试、会试各分3场,每场考3天。第一场写7篇八股文,第二场写1篇政论、5篇判词、1篇公文,第三场写5篇时政评论。

  在南京江南贡院举行的乡试,考生自带干粮,不允许回家。江南贡院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最多的时候有20644间号(宿)舍,每间号舍也就2平方米左右,上下分置两块木板,分别作为桌椅。考生睡觉时,须把两块木板拼接起来当床,个儿高者伸腿都困难。

  

  ▲明朝绘画中描绘的殿试情景。

  古书上讲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场设在北京贡院。

  古代“高考”竞争之激烈,远超现在。明清时期,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八年,一共406名,最少的一次是乾隆五十四年,只有96名。清朝光绪九年,参加会试的考生有1.6万多人,只有300多名考生得中,录取率仅为1.9%,真正堪称百里挑一。

  

  ▲清光绪朝十八年龚心铭朝考卷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龚心铭,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合肥)人。此件为其自刻本人朝考试卷,供送人等用。

  最重量级的“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前举行。除了现场点题,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考生进行综合考察。其中最隆重的是“传胪仪式”,即由皇帝宣布考生考试名次的典礼。

  

  考生须带“浮票”着“制服”

  古代考生很辛苦,需要长途跋涉去赶考,还要把所有必备的东西都带齐。从四书五经到考试专用的墨斗笔、墨汁储藏盒、砚台,还有换洗衣物。

  在所有考试用品里,浮票即准考证无疑最重要,一旦遗失,将无法弥补。古代没有照片,准考证只能用语言描述。比如:姓李名四,年龄20,中等身材,有胡须,考号治字31号等等。

  

  ▲清代浙江乡试点名时刻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制,乡试共分三场。每场都是提前一天点名发给试卷入场,后一天交卷出场。由于考生人数众多,每次都需要分路、分时点名入场。

  预防考生作弊,古今一样严格。《宋史·选举》记载: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即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

  “弥封”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将卷面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誊抄,称为“朱卷”,最后再送考官评阅。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原件)拆封,最后唱名写榜。

  为防止作弊,考场进行全方位封闭,用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后来,又采取考生进号舍后即关闭上锁,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以此方式来杜绝作弊。

 

  诵文十通者  才可应试

  古代“高考”不限制考生年龄,但要求除了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原著外,还要熟读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以及其他书籍的学习。

  唐朝设有童子科,10岁以下的孩子能通一经,并且《孝经》《论语》等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学习。在宋淳熙元年,女孩林幻玉前去应试,就大纲内的43本诗书对答如流,被孝宗皇帝封为孺人。而元朝的童子科中试者,都能进入朝廷的最高学府国子学。

  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顺天乡试,以及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江西乡试时,还出现了99岁高龄的考生,即秀才黄章和李炜。

  此外,累世中第的家族性现象当时也经常出现。明代,殿试拿到名次的考生最多的省份是江西,其中最著名的又属吉水县,以出翰林闻名全国,到了清代出得最多的则是江苏、浙江两省。

  

  ▲古代“高考”必背教材。

 

  (此试卷较长,建议横屏观看↓)

  

  ▲清光绪十五年张建勋会试复试卷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张建勋,广西临桂(今广西桂林)人。此为张建勋复试墨卷,会试复试无朱卷。

  当然,无论年龄大小,考生的最终目的都是考取状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历史上一共出现过文武状元500多位,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的傅善祥,可谓女中豪杰,她连中三元,不仅是状元,还是解元、会元;不仅是殿试第一名,还是会试、乡试第一名,也是全省第一名、全国第一名。500多个状元中,只有19个曾经连中三元,文状元16个,武状元3个。其中最牛的,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黄观,他连中六元(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年仅27岁,后任翰林院修撰,成为建文帝的重臣。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状元傅善祥。1833年生于南京,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1853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傅善祥考中鼎甲第一名。

  考生能考取状元的因素很多,其中考卷上的书法最能直接影响成绩。康熙三十年殿试,康熙皇帝就因对第二名戴有祺的书法极为欣赏,直接把他定为了第一名。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赵秉忠的考卷,是目前保存的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其字迹娟秀、工整严谨。

  不过也有另类考生,如明末清初的文坛奇才金圣叹,真是文坛得意,考场失意。他参加过三次考试,回回作文精准地拿到了零分。气得主考官在考卷上痛批:“秀才去矣!”翻译一下就是,你小子下次别来考试了!

 

  ▲戴有祺的书法。

 

  ▲赵秉忠当年参加科举考试的试卷 山东青州博物馆藏。

 

  复读不辍  终得进士

  考生有金榜题名,就有名落孙山。古代也有不少复读成功的例子,还都是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明朝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第五次考试时才以殿试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民族英雄林则徐三次参加考试,最后一次终于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被赐进士出身;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第三次参加会试才考取,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林则徐《正气歌》书法。(图片来源:中国嘉德)

  对古代的复读生来说,家里一定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才能坚持下去。因为赶考费包括车马费、旅店费和饮食费,外加考卷以及考试装备如脂烛水炭、餐器、衣席等,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始于唐废于清的书院是当时最有名的高考“补习班”,分为私人和官办两种。史上最牛的补习班老师当属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吕祖谦,他量身定制了一册模拟复习大纲及考题,效果堪比今天的《5年高考 3年模拟》,考生如果能正确解答,大都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明代传送捷报图。

  无论一次考取或复读成功,对考生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著名的《登科后》就是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46岁的孟郊第三次赴京赶考,终于得以登上进士第,于放榜之日所写,极度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古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称为“捷报”,由专门的官员带上人敲锣打鼓前去报喜。捷报的样式大体相同,上面是欲飞腾龙,下面是云山雾海,正中央写有某某年高中乡试或者殿试第几名,考生收到后,都会郑重地贴在家里厅堂最显眼的位置,光宗耀祖。

  现代高考与古代“高考”显然已无可比性,但其实质都蕴含着中华文化传统中追求卓越、报效国家的理念。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答案,但它确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人生的一次宝贵经历。在这个激情夏日,祝愿所有的考生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本文由作者综合整理自新华网、人民网、《每日新报》,图片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提供。)

 


  监制 | 杨新华 肖静芳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梁黎

  编辑 | 俞灵

  制作 | 胡琪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