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曹雪芹》剧照。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说起《红楼梦》,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大多数人对其作者曹雪芹却知之甚少。他一生有怎样的故事?缘何创作出《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作?舞剧《曹雪芹》正是一部将目光投向曹公本人的舞台新创。舞剧基于红学、文学、历史等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物、场域的想象,建构起曹雪芹的生命轨迹,在多时空转换、多视角叙述的舞台呈现中,实现曹雪芹与《红楼梦》的互文与对话,在人物与小说的穿梭与对望中,塑造历史意义与艺术想象兼具的曹雪芹形象,在深挖传统资源的基础上,讲述中国文化故事。
曹雪芹跌宕起伏的一生与《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聚焦曹公就脱离不了《红楼梦》。那么,如何在舞剧中进行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与故事讲述,完成寓情于景的感慨与虚实相生的叙事,成为创作的关键。
舞剧《曹雪芹》所展现的人物、故事,大部分都与北京西北的“三山五园”关联。曹雪芹曾在那里生活的原型推想,加之300年来广为流传、兴盛不衰的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让整部作品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总导演刘震及其创作团队曾多次走访“三山五园”,于曹雪芹故居想象彼处的生活场景,从传世至今的诗文、相关人物记载中寻形索迹,并由此谋篇布局、铺陈叙事。
舞剧开篇之序“百年怀想”,以《红楼梦》十二曲序之词“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为始,“情”既是人所独有的生命体验,也是《红楼梦》的文化基因。舞剧四个篇章“知交京华”“空劳牵挂”“如梦大观”“只立千古”,紧扣曹雪芹与阿敏、鄂三的兄弟情谊以及他与芳卿恬淡如水的爱情,向观众呈现曹雪芹馥郁芬芳的人生经历,以及蕴藏其中真挚深刻而独有的情感体验。同时,舞剧既明暗相应地融汇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红楼梦》的十载风霜,也透过一时纨绔逍遥、忽而飘零窘迫的戏剧人生,映照封建社会人们虚浮无果、跌宕起伏的命运。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在曹公人生与“红楼”情境的互文中,舞剧《曹雪芹》实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舞台艺术中的创新,也让亲情、爱情、友情、悲天悯人的共情等发酵成为与古为新的文化内核。贯穿全剧的纸鸢不仅是男女主人公青梅竹马的见证,也象征着曹雪芹心系世事、体贴百姓的如月素心,更是他远富近贫、以礼相交的写照。曹雪芹的另一部作品《废艺斋集稿》共8卷,每卷讲一种谋生手艺,其中就有教人扎风筝的一卷,此部作品是体恤黎民生计之作,展现了曹公深切关怀世事的人文风骨。
舞剧第二幕,“之”字形阶梯之上,曹雪芹与芳卿的舞蹈相应、相对,似有看不见的线牵动着彼此的心,恰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高低空间的巧妙设计让双人舞宛若漂浮在空中,凛冽清冷又如梦似幻,衬托出想象情景的遥不可及。舞剧创作者在巧妙转化叙述视角的同时,充分利用舞台创作多场景共现的优势,在多维而立体的情感描摹中道出曹公跌宕起伏的一生,亦镌刻《红楼梦》传世千秋的文意。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红楼梦》布局宏大、内容丰富,研究者众多,不同流派的红学家在几代人的研究积淀中,留下太多尚待考证又颇有意味的观点。“曹贾互证”之说,即认为曹雪芹即贾宝玉,二者的经历可互相印证,此观点虽在学术上仍有争论,却给艺术创作留下巨大的挖掘、想象空间。
舞剧《曹雪芹》通过曹公与宝玉、与“红楼”之境的巧思相应,以及人物关系的对应与互文,让观众对曹氏家族的兴衰,对曹公本人的命运与《红楼梦》、贾宝玉的诸多映照关联了然于心,看到个体在皇权更替、社会变迁中的身不由己,命运的沉浮不定。
譬如,曹雪芹忆起芳卿的一幕,两人的身影定格在舞台中央,光影之间交叠着“红楼”时空中宝玉与黛玉的相知相爱。另一片段中,编导运用内聚式的叙述视角,让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曹雪芹望见儿时的自己,忆起许多旧事。巨浪般涌动的白绸仿佛是主人公起伏激荡心绪的外化,又似乎指代世事变迁中萍踪浪影的自己,眼见那繁华煊赫瞬间倾颓寥落,只有美好的女子形貌卓然而立。而这一切最终都映射在《红楼梦》之中,那是曹雪芹寄情于笔端、内心情感世界的写照,那是他白云苍狗、须臾变幻的人生。
舞剧《曹雪芹》之于观者,像是一场关于时代与生命的感慨。但感慨背后,沉思更多的还是曹公思想中闪光的人文关怀,以及《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作的文化精神。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教授)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