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医生
来源:人民日报 舒维秀 发布日期:2023-03-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一个春雨潇潇的早上,我们驱车来到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波洲镇柳寨村,拜访退休乡村医生吴玉华。

  七十五岁的吴医生,和我们聊起他五十多年来行医的故事。那年他二十出头,大女儿刚刚出生,经常发烧咳嗽。当时村里医疗条件有限,住在邻乡的岳父是医生,他就常常向岳父讨教,也向邻寨的民间医师们请教。看到乡亲们缺医少药,他觉得自己既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应该做点什么。于是,他又到卫生学校学习了几个月,在大队做了赤脚医生,从此走上了为乡亲行医治病的道路。

  吴医生行医五十多年,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只要有人敲门喊医,他都起身出诊。一个冬天的晚上,他去本乡廖溪村出诊。天黑路滑,他骑着自行车不小心摔下路坎,左脸磕破了一块皮。他只简单处理一下,继续赶路。那时乡亲们手头普遍不宽裕,他在同等药效下尽量选用便宜药,想方设法为乡亲们减轻负担。家里确实困难的,免费看诊;一时手头紧的,赊着,从不去催讨。

  罩子溪村的吴江南,是吴医生的“老患者”了。她二十多岁就得了胃病,吴医生知道她家里困难,经常给她免费送药,直到她胃病康复。她无以为报,给吴医生做了双布鞋,表达感激之情。现在她六十多岁了,出门赶场,还常来看望吴医生。青山口村的龙希来,风湿瘫痪在床一个多月,吴医生骑着摩托,每天跑一两次,来回两个多小时,给他扎银针、开药吃,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他终于能站起来行走了……几十年来,吴医生治好的患者数不胜数。

  药品紧缺的年代里,长满草药的青山成了吴医生眼中的“聚宝盆”。他经常上山去采草药,有时还喊上亲戚朋友帮忙,一脚泥一身汗。凡有来家里看病的,他和妻子都热情接待,到了饭点,还要留人家吃饭。最多的一天,他们家为患者煮了五次饭。当年交通不便,天色晚了,患者回不去,吴医生还留他们住宿。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患者多是车来车回,但吴医生家一楼仍然留出两间房,铺上几张床,为需留宿的患者准备着。

  吴医生拿出一本笔记给我们看,上面工工整整记录着许多药方。“都是我这么多年整理的,这个是治疱疹的,这个是治痛风的。”他一边给我指着,一边介绍:“这些方子都可公开,有需要的,都可以手抄或手机拍照拿去。”

  从岳父那代算起,吴医生一家四代行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民吴水清想拜吴医生为师。吴医生看他人踏实,就同意了。吴水清学了医术,在附近乡村设立了几处诊疗点,方便求医问药的乡亲。二十多年前,从卫校毕业的儿媳张荷珍嫁进吴家,又跟吴医生学中医。后来张荷珍到医学院进修后,成了柳寨村的一名村医。

  我们来到柳寨村卫生室找张荷珍,她刚好外出为一位老人测血压回来。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的张荷珍说起柳寨村的情况头头是道。她说,现在的柳寨村是由原柳寨村和廖溪村合并的,除外出务工人员,在村居住的有八百六十多人,全村有七十二个高血压、二十个糖尿病患者。除了关注这些慢性病患者,还要做好日常的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传染病报告和处理等。工作内容蛮多的,但还顾得过来。张荷珍每两周上门一次,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量血压、测血糖,询问病情,嘱咐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村里患病的老人,提起张荷珍都满面笑容:“荷珍天天操心我们的病情,比自家孩子还细心呢!”

  医家环境的熏陶,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吴医生的两个孙子对学医也产生了兴趣。大孙子两年前从长沙医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针灸康复医生。正在读高二的小孙子,也立志要报考医科院校。吴医生目光看得更远,他拿出部分精力,整理各类医方,归纳总结几十年的行医经验,打印了两本资料册子,留给需要的医疗单位和医者参研。

  吴医生说:“以前虽然也叫卫生室,但没有专门场地,就拿间自家木房来做卫生室,门口挂块牌子,条件简陋,药品稀缺。现在不同了,新修的村部,专门划出四间房,用作诊疗室、留观室、治疗室和药房,配备了相应设备,条件好多了。”

  吴医生六十岁那年退休,但乡亲们遇到什么健康问题,还是想听听吴医生的意见。因吴医生年事渐高,后来又因腰病住院做了两次手术,家人不许他再跑远路,他便在家里接受乡亲们的咨询。他说:“我要一直在柳寨为乡亲们的健康工作,直到干不动的那天为止。”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