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36名中国作协基层会员畅谈文学王蒙:生活才是创作的常青树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江伟 发布日期:2023-03-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3月21日,春分当日,“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走进鲁迅文学院,开讲“春天一堂课”。

  这天,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温暖启幕。36名中国作协基层会员在浓浓春意中“回娘家”,听一听名家的课,聊一聊文学的事。

  虽已88岁过半,两鬓斑白,但王蒙先生依然才思敏捷、谈吐从容。面对基层作家聊起文学,那些过往的日子,那些写作的顿悟,那些生命的记忆,在他的脑中汩汩而出,70载的创作岁月仿佛浓缩在此刻。

  时间、空间、想象、语言,是这堂课的四个关键词。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王蒙开宗明义。

  1979年,他的小说《青春万岁》正式出版,至今已过40余个春秋,“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仍是当下年轻人的青春宣言;小说《这边风景》开始创作于五十年前,虽无法摆脱特定时代的印痕和局限,但穿越岁月而依然常绿,已被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受什么样的观念影响,都有热腾腾的生活,都有衣食住行,都有善恶美丑,都有对美好人生的期待。”在王蒙的眼中,生活才是创作的常青树,是不断迭代变更的写作理念中的不变量,是作品走向经典的宽阔大道。

  “生活绝不是观念的图解,也不是观念的衍生品。生活就是人民,是活生生的人。”王蒙认为,《这边风景》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展现了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图景,里面有正直的品格、美好的爱情、诚实的劳动,有壮丽的风景、绚烂的风俗和器物,还有各民族丰富表情和音调的语言。他高呼:“我爱生活胜过爱我自己”。

  在王蒙看来,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根据地。北京和新疆,便是他常写的地方。不过写作空间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特定的场所,“在《春之声》中,我坐闷罐车的经历便来自其他地方”。还有不少作家说不清自己的文学根据地,比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莎士比亚,他们涉猎了不少地区的风物,甚至写过多个国家和民族。“空间不止有一种可能性,见得多了,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可能性。”

  讲座中,王蒙高兴地说,他正在看科幻小说《三体》,“这部小说有很强大的想象力。但这种想象有它的逻辑、有它的思路,具备现实合理性。一切想象要深深根植于生活”。他透露,从2013年起,一直在构思一篇中篇小说,“我也争取把它‘抡圆’了”。

  乘着“想象力”的翅膀,王蒙又谈到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所以,文学又是思维的艺术,作家应具备强大而深邃的思维能力。”在他看来,中国的语言是音、意、形、笔顺的结合,能自成一个世界,有无穷的妙处。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语言能够给写作者以极大启发。

  在提问交流环节,广东基层作家陈再见说出了自己的困惑:面对流动且碎片化的现代生活,青年作家如何处理文学与空间的关系,构建自己的文学根据地?

  王蒙回答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气氛,熟悉的语言。但我们对生活的爱,不要受根据地的限制,因为生活不断膨胀、不断延展、不断创新。”他叮嘱作家们,永远不能认为自己对生活很熟悉了,我们要对生活保持好奇心、爱心,“要对所有的经历保持兴趣”。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