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春天第四个节令。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玄鸟,便是燕子。三月天,从南方飞回的燕子,在梁间檐下衔泥筑巢。随着春日渐深,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阵势虽惊心动魄,带来的降水却是微雨含烟、落声细微,以润物无声的姿态吹绿新柳,拂红桃枝。
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春分之美,无处不在,“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可谓是春花万枝,满园春色。紫玉兰含苞待放,杏花满树粉白。海棠花闻风而动,垂下妩媚动人的花蕊。路旁的杨柳枝条,冒出嫩芽,拂向绿草丛。连那匍匐生长的野菜,似乎也在轻声应和春的脚步。
在古人笔下,春分景色宜人,温暖柔和。唐朝诗人杜牧路过村庄:“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春正过半,村坞里的桑树已经悄然发芽,柳枝娉婷,姿态美好。春雨落下时,曲折蜿蜒的池塘尤显意趣。宋代的欧阳修则在游园,“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在这个踏春好时节,风和丽日,马声轻嘶。南园中已经结果的青梅,小如豆子,然而柳叶已婉转如眉,白日变得越来越长,蝴蝶在草丛间飞舞的踪迹带着律动之美。
对于生活在乡村的人来说,春分则意味着耕种和忙碌。“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越冬的小麦迎来旺盛生长阶段,农人要及时管理和灌溉,才能够硕果累累。此时也是种树的大好时机,清代诗人宋琬的一首《春日田家》,便描写了农人在山野田间的场景,“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黄雀成群在田里觅食,叽叽喳喳十分热闹。老农们见面时停下来闲聊,说些过去的故事。夜半时分起床喂牛,老农叫醒老伴,商量着春分来临去种树的事情。透过字里行间,我看见一幅恬淡自然的春日农家生活图景。
这一天,同样流传下许多习俗,可吃春菜、放风筝,欢喜迎接新节气。“春分到,蛋儿俏”,作为春分时节的一个有趣游戏,“竖蛋”从古到今都备受欢迎,人们尝试着将新鲜鸡蛋立起来。这项民俗其实蕴含着古老智慧,因为春分这天,昼夜平分,寒暑平衡,此时地球引力也相对平衡,便有机会使鸡蛋稳立不倒。在古代,花朝节也会在春分前后举办,适逢百花开放、春和景明,最宜穿上色彩明亮的衣服,外出踏青赏花。
虽说春分好景也会匆匆而过,然而你我还可以“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与春天的欣欣向荣共赴美好。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