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TalkShow|卑南人头骨:台湾与百越先民的共同文化基因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郑茜 周玉州 发布日期:2023-03-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图片来源:《卑南文化玉器研究》廖泱修著,玉翫雅集玉协会编印,2012年)

  文物名称:卑南人头骨

  年 代: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300-2300年)

  出土地点:台湾省台东市卑南遗址

  收藏单位: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这件台湾卑南人头骨具有明显的凿齿现象,揭示了台湾地区古代先民与大陆东南沿海百越先民的相同文化基因,表明台湾新石器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满天星斗中的闪亮一颗。

备受瞩目的卑南遗址

  总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的卑南遗址,是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位于台东市西北卑南山附近,曾先后进行过13次考古发掘。据碳十四测定,卑南遗址的年代距今5300-2300年,其中又以距今3500-2300年最为兴盛。

  ▲卑南遗址第11-13次发掘层位在上的建筑遗迹和层位在下的的墓葬群。(图片来源:中国考古网)

  ▲卑南遗址。(胡文弢 拍摄)

  ▲卑南遗址公园。(胡文弢 拍摄)

  ▲卑南遗址史前家屋复原。(胡文弢 拍摄)

  卑南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玉器数量巨大,共计2万余件。陶器多为橙色,为露天烧制,烧制温度不高,质地较软,以素面为主,极少纹饰。玉器则极为精美,主要有头饰、耳饰、颈饰、胸饰、腕饰、臂饰等,在造型上以玦形耳饰最富于变化,其中双立人玦形耳饰尤具特色,已成为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的标志。

  ▲卑南遗址出土人兽形玉玦。(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藏)

  卑南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石器,包括石锄、石斧、石刀、石镰、石杵等农业生产工具,可见其农业生产已达到较高水平。此外,遗址还出土了石箭镞、石核等狩猎工具,又可见其社会生产方式以农猎兼营。

  ▲卑南遗址B576东侧出土石板棺及陪葬陶罐。(图片来源:中国考古网)

  卑南遗址之引人瞩目,在于发掘出了千余座石板棺墓葬。这些墓葬成群分布,形式多样,结构复杂,甚至出现扣榫结构。其入葬形制绝大多数为单体葬,个别为多人葬。陪葬品丰富,不仅有陶器,而且有玉耳饰等玉器。从墓主人的形态看,有的死者面部盖有被打破的陶罐,而且有些死者上颌侧门齿被拔除。

  为何出现门齿被拔除的现象?这与3500多年前卑南人的文化习俗相关吗?

 

  神秘的凿齿风俗

  卑南人头骨上颌一对侧门齿被人为拔除,这是典型的凿齿风俗。

  随着中国史前考古成果的不断积累,出现了越来越多与凿齿风俗相关的史前证据。最早发现凿齿现象的是大汶口文化,如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曲阜西夏侯遗址、兖州王因遗址、胶县三里河遗址以及苏北的邳县大墩子遗址等,其年代可追溯到距今6500年左右,相继出土过十分丰富的凿齿头骨资料,可见凿齿风俗曾一度在这些地区十分盛行。但是,这种盛极一时的习俗却在大汶口文化之后的龙山文化中,突然消失中断,再也找不到踪影。然而奇怪的是,在远离大汶口的长江下游,马家浜文化中却出现了丰富的凿齿遗证,如常州圩墩遗址(距今约6000年),上海崧泽遗址(距今约4000年)、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距今约3300年),一直到珠江流域的广东佛山河宕遗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增城金兰寺遗址(距今约4500年)等;此外,屈家岭文化的河南淅川遗址(距今约4500年)、湖北房县七里河遗址(距今约4900年)等长江中游地区也发现了凿齿现象。

  这样,一幅新石器时代凿齿风俗的流衍图,便清晰地勾勒出来:

  凿齿风俗起源于6500多年前山东——苏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早期,继而向南传入长江下游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区,而后又进一步传入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地区及岭南地区、台湾地区。大汶口文化被新兴的龙山文化取代之后,凿齿风俗在黄河下游地区彻底消失,但在南方地区继续广泛流行和传播。

  大汶口文化属东夷文化系统,而马家浜文化属百越文化体系。仅从凿齿风俗的流变,便可看出东夷文化与百越文化的密切联系。事实上,一些考古资料已经证明:百越族群的形成及其发展很可能与东夷先民的南迁有关。

  ▲清代陈浩编《蛮苗图说》中的“打牙仡佬”图像及文字记载。

  凿齿遗风在百越诸族中绵延久远。史籍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僚、仡佬、濮、黎等民族凿齿的记载,如清朝的《百苗图》就描绘过“打牙部落”的形象。事实上,直到近代,西南、岭南及台湾等地区的世居民族,还依然延续着凿齿风俗。

 

  一脉相承的海峡两岸文化

  古老而神秘的凿齿风俗流变传播图,正是中华民族史前文化传播与交融的真实体现。

  台湾地区属于百越民族分布范围,其出土的史前文明与百越文化有诸多联系。这一件有着凿齿特征的人头骨,客观上实证了台湾先民与大陆东南地区的共同文化基因。

  最后,为什么凿齿?学者试图解谜:因实施凿齿的年龄段一般在14-15岁,恰好处于生理上的性成熟时期,所以凿齿风俗有可能具有成年礼的性质。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凿齿与原始婚姻形态相关,有可能是新石器时代族外婚制度的产物。

  (文章编自:四川民族出版社《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作者简介:

  ·郑茜,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近年来主持“‘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民族文物价值体系建构研究”等课题,提出“中国博物馆人类学”学科建设构想并构建研究平台,引进并主编“博物馆人类学经典译丛”;始创“中国民族志电影双年展”与“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系列工程;牵头策划组织《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传统@现代》等精品展览;出版《中国民族与宗教》《边缘叙事》等专著。

  周玉州,中国民族博物馆馆员,2018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法学博士学位,具有美术史学和民族史学等多学科交叉学术背景,目前主要从事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实证及相关展陈研究工作。


  监制|顾群 杨新华

  统筹|刘佳 康坤全

  采写|郑茜 周玉州

  审稿|郭晖

  制作|寇佳羽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