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彩绘陶骆驼 文静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携手合作,共同举办“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从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四个角度,由外而内地全方位展现中华民族“和合共生”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
天地同和。“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中华先民对时空关系的哲学思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宇宙观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了万事万物普遍联系的辩证思维。在此次展览中,《伏羲女娲图》以形象化思维的方式,展现了天地创生、阴阳化育的宇宙和谐图景;《御制月令七十二候诗》等展品,反映了观象授时、天地德合、自然运行的意蕴;清乾隆铜镀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等礼器,则体现了“大乐与天地同合,大礼与天地同节”的精神。
宇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反对以孤立片面、形而上学的方式看待世界,主张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视角出发,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这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与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过分强调主客二分、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不同。“天地同和”以人与宇宙万物“一体同源”的认知与体悟为基础,既对礼乐文明的行为处事方式有直接的指导,在美学和艺术上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数千年来,我国伟大而丰富的器物文明和精神创造,都与此种独特的宇宙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万邦协和。《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对外友好往来的基本原则。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长期交流互鉴中,形成了包容开放的体系。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不仅是对国际政治关系的理解,更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看法和观点。国与国的关系是“协和万邦”,国民与国民的关系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古人“天下观”的终极理想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实现“以天下为一家”的理想。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陶瓷器、作为舶来品的铜鎏金浑天合七政仪等,将中国古人“天下无外”的理念向当代参观者娓娓道来。
宜民安和。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正所谓“民为邦本”。展品中,“汉保塞乌桓率众长”、明清时期《职贡图》卷、元代八思巴文瓷器、清代《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册页、乾隆四十五年的《班禅额尔德尼奏书》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历史上中华文化形成的包容、和谐、理性、中道的传统,一直是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中增进共同性,追求“和合共生”“和而不同”多元包容形态下的统一。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古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中国古人的这种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
乐在人和。“和合共生”展的最后一个单元,围绕“养正育德”“家祚以兴”两个方面阐释中华民族“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呈现中华文明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作为社会价值取向的“和”与作为伦理道德标准的“善”,常常并举,并一直沿用到今天。“人心和善”既是社会的道德伦理准则,也是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不仅反应在“垂范后世”的典册之中,也体现在“气韵生动”的艺术作品之中,是古人真情实感的流露。
近代以来,博物馆的建设在很多国家对宣传自身历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用文物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历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我们应积极发挥文物的教育功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