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青松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2月
《北京的山》是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的一部散文集,作者用充满哲理的构思、故事化的散文笔法、生动鲜活的语言,叙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散文集分为天地大美、树木果实、万物有灵、人与自然、经典人物五个部分。“天地大美”主要以山水为描写对象,进而揭示深层次的生态观念;“树木果实”借由那些独特的树木果实,叙写自然对人类的无尽滋养;“万物有灵”通过对有灵性的动物的描写,表达万物共生的生态观;“人与自然”歌颂那些为生态和谐作出贡献的人和事;“经典人物”则描写了几个与生态有关的历史人物。这部作品饱含着作家行走于祖国大地之上的真实情感和独特审美体验,是一部思想内容善、美学价值高、生态观念新的生态散文作品。
李青松长期从事生态文学研究与创作,具有深刻而鲜明的生态和谐理念。作家从山入手描写天地大美,进而由山写水,揭示山水蕴藏的自然生态哲理。散文《北京的山》从北京三面环山写起,“山生外物,也生云雨”,自然写到北京的河。作家深情地描写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人用青春和汗水开展绿化工作,西山呈现出“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盛景。接着顺理成章地抒发作家的生态感悟:“山与水是自然的共同体。水,温润而泽;山,坚刚不屈。山,无水不静;水,无山不动。水为阴,山为阳;一阴一阳谓之道。”“如果说,山是厚重之所在,那么水就是体现静动虚实之物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却能容纳天地。”
李青松从北京出发,行走在祖国大地上,对自然万物有着真切的体悟。在万掌山木屋里,作家感受森林的秩序和生物链条,阐明一切动物包括人类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在蓝莓谷,作家观察蓝莓和鸟儿的关系,发现即使大肆抢吃蓝莓的鸟儿也对生态有着极好的作用,因为鸟儿吃的多的蓝莓树很少发生虫害。在祁连山下的草原,作家了解到草原分割对野牦牛的危害;兔鼠打洞能使水草丰美。因此,作家在竭力推行绿色价值观和环保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了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李青松对万事万物都抱有深切的情感,对滋养人类的树木果实,对和人类相依相存的动物进行了生动描写。作家讲述了利川水杉王的传奇,领悟地名从“磨刀”到“谋道”的生态意蕴,即“谋自然之道,才是尊重自然,顺从自然,才能滋养灵魂”。作家尤其善于描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并在其中融入丰厚的生态文化理念。在老鹰谷,陈老爹和老鹰演绎了一段人与老鹰的“生死恋”。陈老爹救了受伤的老鹰,伤好后的老鹰在陈老爹跌落谷底时又救了陈老爹,并且定时给陈老爹送来野兔。对于作为人类朋友的猫头鹰,作家从生态角度书写,帮助其去掉“恶鸟”的称谓,也让明白了生态重要的三德子在发达后不忘对老榆树及猫头鹰进行保护。这种人和动物的美好关系,被李青松描写得摇曳生姿。
在自然环境逐渐好转的当下,歌颂环保卫士、传承环保传统,尤其是传递生态审美体验显得尤为重要。作家在创作中采用生动活泼的小说化散文手法来进行写作,讲述了一批深谙生态法则的普通人的故事。利川市毛坝镇坝漆传承人吴兴海和漆树建立了一种默契的关系,割漆不能太贪,操刀不能太狠,不能伤着漆树才能可持续地割漆。这个住在高山上的土家人,具有朴素的生态观念,在大山里过上了小康日子。而大别山下的许老爹,坚决不拆老屋,只为保护老屋里的燕子窝,因为燕人共存共荣是这里的传统。这些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深刻诠释了天人合一、万物平等的生态观。
李青松的生态散文,人物栩栩如生,细节鲜活生动,情感真挚细腻,饱含生态哲理的文字温润亲切、触动心灵,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愉悦感受和智慧启迪。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