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地区狩猎民族传统民居斜仁柱。贺鑫供图
斜仁柱是我国东北地区鄂伦春族等民族传统的民居形式,是其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承续下来的可移动居所。斜仁柱整体呈圆锥形,由木杆搭成的锥形构架、桦树皮或狍皮组成,结构简单,建拆便利。这种建筑既能遮风避雨、御寒保温,适应高寒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丘陵山脉的地形环境,又能满足游猎生活的现实需求,是狩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建即拆的营建智慧
“阿里河水清又长,鄂伦春人狩猎忙”,大小兴安岭郁郁葱葱的林海、层峦叠嶂的山岭孕育了古老的狩猎民族鄂伦春族。斜仁柱是鄂伦春人传统的家庭式住所,在聚居地大都呈“一”字排开,居所随狩猎活动而迁徙,即建即拆。春天,他们将居所建于青草发芽早的山脉南坡向阳地带,秋天则选址在水流附近。这种随季节变化的移动聚落形态是猎民适应生产生活的产物,既与他们游居生活的机动性相适应,又满足家庭内部协同的需求。
早在南北朝时期《北史·室韦传》中就有“桦皮为屋”的记载,即斜仁柱,也称仙仁柱、撮罗子,意为用树干支起来的房屋,“系由二三十根木棍支建而成,冬季上盖兽皮,夏季盖桦皮”。斜仁柱的建构特征与狩猎活动息息相关。猎民需要经常移动迁徙,为了适应这种高频率的移动模式,斜仁柱通常以大兴安岭与三江平原常见的桦树为主要材料,并将树皮与树干分离使用。清代《龙沙纪略》一书也有记载,“鄂伦春地宜桦,冠、履、器皿、庐帐、舟渡,皆以桦皮为之”“木杆做架皮包裹,遮风挡雨抵寒潮”。选好建设基址后,猎民将20多根长约4至5米的桦木杆,或是柳木、落叶松,搭建成伞状的房屋骨架,用兽皮或桦树皮覆盖其上,作为斜仁柱的围卷,也称“铁克沙”,在东向或南向两根木杆之间,则用兽皮或草毡作为居所门户。至此,一个斜仁柱就搭建完成了。
斜仁柱的整体外观呈圆锥形,内部高度超过3米,底部大都以4米为直径成圆,也会依据季节、人口的不同来调整内部空间的大小,一般夏阔冬狭。春去秋来,猎民游猎迁徙,就拆掉斜仁柱,把木杆等搭建材料捆绑好,随时搬迁到猎物多的地方。此外,由于猎民多在室外狩猎,对住所的避寒需求高于采光,因此斜仁柱仅在顶部开设天窗,白天无遮盖,供内部通风之用,夜晚再覆盖兽皮以起到御寒保温的作用。
以火塘为中心的室内空间
火塘作为鄂伦春人家重要的家庭场所,被设置在斜仁柱的中心,其上吊双耳铁锅,作煮食之用。火塘周围设有3个席地铺位,厚铺干草和兽皮褥子,又称“师克图恩”,也有高约15厘米、防潮保暖的木质铺位。“憨态猎民情谊长,仙仁柱里待客忙”,斜仁柱的入口正对面为客座,也称之为“玛路席”,是家里长辈的铺位。客座上方是祖先盒和神偶供奉区域,一般由4个或5个桦树皮盒组成。客座左边为老年夫妇铺位,右边为青年夫妇铺位,四周摆放着桦树皮箱、篓等必备的生活物品,这种固定的位置遵从了中华民族长幼有序的家庭秩序。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融汇于人们的生活之中。鄂伦春族等狩猎民族世代传承的斜仁柱,不仅是猎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传统民居形式,更是高寒地区狩猎生活的文化符号。随着禁猎的全面实行,猎民彻底放下猎枪,下山定居。如今的猎民村,房子的外观还保留着斜仁柱的样子,但是已经变成了集中供暖、有电有网有自来水的“小别墅”,猎民也都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聚类分析与图谱建构”(项目号20VMZ008)研究成果。】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