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平凡英雄》海报。 资料图片
《平凡英雄》是今年国庆档上映的一部新电影,影片根据“救治新疆和田断臂男孩”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讲述了一个7岁的和田男孩在游玩中出意外断了手臂,医生、警察、航班机组人员与乘客等各行各业人员在“黄金8小时”内横跨1400公里,接力展开救治,最终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电影不仅展现了人性之善,也表现了新疆之美,用镜头语言讲述新疆故事,塑造新疆形象,让观众更深层次地认识和了解新疆。
电影作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是讲好新疆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电影在新疆故事的讲述上锐意进取,《平凡英雄》就是代表之一。该电影的主要出品方是博纳影业和天山电影制片厂,项目不仅从主创、演员等方面达到主流商业电影的资源配置,在文化表述上也发挥出新疆题材电影的文化功能。一群平凡人奋力救治失臂男孩故事的背后,体现的是践行生命至上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也展现了一个富足、现代、美丽,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新疆形象。影片中,无论是交通网络还是医疗设施,这场横跨1400公里的生命接力展现了新时代的新疆发展、新疆速度,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表现出这一制度的深入人心。
可以说,影片是一曲对新疆民族团结的颂歌。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新疆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张春林在集体采访中也讲到了这个故事和这部电影,强调“这个真实的故事充分彰显了新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手足相亲的骨肉深情,集中体现了坚如磐石的民族团结”。
影片以商业电影的崭新讲法,呈现出作为光荣传统的民族团结的历史情境。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对各种“历史符号”的妙用,比如作为“和田名片”的库尔班大叔与毛主席握手的雕塑;为了唤醒昏睡的受伤儿童,机组人员和乘客合唱经典儿歌《娃哈哈》等。影片中,乘务长周燕与受伤儿童之间“母子”共情的情节令人动容,这种跨越血缘的亲情让人想到1960年新疆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两代人》,类似的叙事让人联想到,新疆大地上、中华大地上层出不穷的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感人事迹,让人相信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感会更加牢固,永远延续。
影片还展现了新疆标志性的大片棉花地景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一开始先声夺人地展现了俯拍镜头下一望无际的棉花地,在棉花丰收的季节,收割机在棉花地留下了令人心旷神怡的诗行。电影接近结尾时,断臂男孩手术成功,他的哥哥回想起自己与弟弟在棉花地游戏的场景,洁白的棉花竞相绽放。这是以往新疆题材电影中不多见的“棉花叙事”,在当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近两年,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新疆谣诼不断,屡次以新疆棉花以及新疆人权为名,设置所谓的“涉疆提案”。在这部电影中,一望无际的新疆棉花地画面,正是对西方舆论攻势的有力驳斥,是以电影作品对国际政治的回应叙事。
今日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发展均衡健康。在电影文化交流场域,中国电影要在树立新疆形象上担负重要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用电影讲好新疆故事,让世界听到新疆的声音,看到新疆的风景。以现实为依据,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是我国文艺创作应有的时代担当;讲好新疆故事,也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与国际上反华势力做斗争的需要。故事讲述者需要通晓当下国际政治的历史本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挖掘并表现新疆故事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