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高质量艺术作品
来源:中国文化报 胡一峰 发布日期:2022-10-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从更长的战略眼光来看,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本质要求之一则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可见,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人民精神世界富足程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关乎发展大局、国之大计、复兴大业。持续推出高质量舞台艺术作品,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舞台艺术成绩斐然。纵观近年来的舞台艺术创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是创作秘诀所在。以第十七届文华奖获奖作品为例,不论是舞剧《五星出东方》、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彩调剧《新刘三姐》对传统文化、文物、民间传说资源等的活化和转化,还是话剧《桂梅老师》、民族歌剧《沂蒙山》、越剧《枫叶如花》、锡剧《烛光在前》、评剧《革命家庭》对革命先烈和时代楷模的讴歌,无不带给我们一条规律性认识:中华文化既是创作灵感和作品题材的宝藏,又是思想内涵和美学品质的源泉。深入开掘中华文化和美学宝库,用舞台艺术的多样化手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繁荣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也应当坚持和遵循这一创作规律。

  这就要求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大会报告关于弘扬中华文化的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能鲜明感受到报告通篇洋溢着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礼敬。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基于现实国情、源于中华文明、合于社会规律,必然以中华文化的当代传承为重要内容。报告着眼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明确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报告还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应当以更加宏观、全面、深邃的视野看待中华文化,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包括舞台艺术在内的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应当结合当代舞台艺术发展新要求,以创作实践焕发中华文化新风采。舞台艺术具有综合性、直观性、叙事性等特征,在传承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传统戏曲、音乐、舞蹈等本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载体,话剧等近代以来传入的艺术在百余年的发展中,完成了本土化的华丽转身,灌注了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和美学特征。近年来,数字时代的来临,赋予了舞台艺术新的呈现形式,搭建了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新舞台”。在抖音里的戏曲小品、喜马拉雅里的旋律歌声,B站上的戏剧“名场面”,以及各种视听网站在线展播上的舞台艺术精品,不但塑造了人们欣赏作品的新空间新习惯,而且改变着舞台艺术创作传播的语言和语法。舞台“融合”于屏幕的实践,给了受众新的审美体验;舞台搬上“云端”,则改变着受众的规模和结构。这一切都给舞台艺术开掘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目标、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这就要求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把舞台艺术的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舞台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在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中奉献更多精品佳作。

  蓝图已经绘就,前景更加光明。我们坚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潜心创作,辛勤耕耘,行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舞台艺术一定会继续繁荣发展,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