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正房。 贺鑫供图
古老民歌《雅琪娜》韵味悠长,弹拨乐器“东布尔”低吟浅唱,民间舞蹈贝伦舞节拍明快、舞姿刚健......无论在三江平原还是西部边塞,锡伯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无不渗透着创造智慧与审美艺术,其民居建筑亦是如此。作为原生民居的“马架子房”、亲土恋木的“东北草房”、西迁戍边的“新疆正房”,都是锡伯族人民古老智慧与不同时空条件下风土环境相融合的建筑艺术。
原生民居“马架子房”
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的锡伯族,自古以来就有“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的居住习俗。随着农耕生产的推广和建造技术的发展,他们半地下的“穴居”式样逐渐发展为木构草顶的“马架子房”。
锡伯族人就地取材,以土坯砌墙、草苫盖顶,由此而成的“介”字形房屋,被称为“卓”,又因房屋形似马鞍架,故也被称为“马架子房”。锡伯族多取松木,用“榫合法”搭建房架,屋脊举架低矮,室内东、西搭火炕,南山墙上设置门窗。这种原生民居介乎窝棚和正房之间,与传统的穴居式样异曲同工。因搭建简易,“马架子房”也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北大荒垦荒官兵的主要居所,见证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亲土恋木的“东北草房”
在长期多民族交错杂居的过程中,锡伯族吸取“马架子房”木构草顶的建造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了类似于东北地区满族民居的“东北草房”。这种民居以“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为特点,建筑坐北朝南,“一”字形排开,一般建有三间或五间正房,中间一间为堂屋,东、西两侧为卧房。也有人家将东侧开间作厨房,西头两间连起来为卧室,仅在东屋开门,称为“口袋房”。锡伯族人还在堂屋修建灶台,修建通向东、西卧室的火炕和山墙外的落地烟囱,烟囱与落在地面的烟道连接。卧室内多为三面环绕的南炕、西炕和北炕,被称为“万字炕”,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冬季必不可少的取暖设施。
锡伯族的居住文化与礼俗习惯以火炕为中心展开。他们素来以西为贵,西炕平时不做寝卧之用,而是靠山墙立佛龛供佛,有贵客来时还可用于接待客人。
锡伯族人家的草房民居建筑立面与满族传统民居相似,门窗采用上下对开的“支摘窗”,嵌有传统的“盘肠纹”“云子卷”或牡丹、莲花等图案。有的在窗上镶嵌玻璃,或是糊上涂了豆油的窗户纸,以作御寒之用。
西迁戍边的“新疆正房”
“今朝率部西迁去,卫戍边疆热血倾。”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充实边防,选派居住在东北地区的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戍边垦荒。迁到伊犁安家落户的西迁锡伯族军民组建了锡伯营,执行清政府的牛录制。“牛录”是清朝一种生产和军事合一的社会组织。正如纪昀的诗句中描述:“廛肆鳞鳞两面分,门前官柳绿如云”,锡伯营各牛录的民居也像鱼鳞似的沿街毗连排列。
这些民居每户以院墙围宅,与左邻右舍相交接踵又独门独院。庭院多呈长方形,前院设牲畜圈棚,后院种果树。民居多坐北朝南、略微偏东,称为“正房”。正房呈“一”字形展开,正中略高于两侧。屋顶则以进深大小选择双坡或是单坡,屋脊采用类似卷棚的形式,与古代木建筑屋顶的“反宇向阳”相似,有益于延长日照时长和满足排水需要。房前墙头设有一米多宽的挡风屏墙,房屋的廊檐和屏墙齐平,有避风遮雨之用。屋架采用抬梁木式结构,梁与脊瓜柱之间采用特殊的角背构件,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以模仿锡伯文中的“屋”字形。锡伯族人家认为,只有具备这样构件的才能称其为房屋。正房主立面墙面两端刻有莲花和牡丹图案的浅浮雕,西屋墙壁上置香炉。门窗多为双层,以抵御严寒。
一直以来,不同地区的锡伯族民居虽然式样不尽相同,但其在发展演变中不断与当地的习俗和环境相适应,最终形成了营造技艺与文化内涵融合的民居样式,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见证了西迁戍边的爱国情怀和彪炳时代的“北大荒精神”,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聚类分析与图谱建构”(项目号20VMZ008)研究成果。】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