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题材电影的真诚表达  ——评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何美 发布日期:2022-07-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海报。 资料图片

  根据6位援疆干部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正在上映,影片集中反映了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爱国护边主题,让观众看到一个团结、稳定的真实新疆。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塔县马尔洋乡皮勒村地处边远,一度是被悬崖陡壁、激流险滩阻断而与世隔绝的“原始村落”。2020年,因贫困出名的皮勒村告别了绝对贫困。《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以类纪录片的真实感讲述故事,叙事平实,记录塔县和皮勒村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故事,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和扶贫干部勇为人先的实干精神。

  影片生动展现了以彭光亮、杨信达为代表的新老两代援疆人和建设者的故事。北京高校大学毕业生彭光亮报名参加西部志愿计划来到南疆,被老一代扶贫干部杨信达带到了塔县“皮乐村”(皮勒村)。两人亦庄亦谐,碰撞出别样火花,浓缩体现了塔县6位援疆干部倾情投入、热血奉献,带领当地各族兄弟姐妹成功告别贫困的真实事迹。

  彭光亮初来乍到,因环境艰苦想要打道回府,最后却决定留在新疆生活;村支部书记杨信达带动老家的女儿赴疆;特警帮助村民救灾救羊建房子;杨信达倒在工作岗位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塔吉克族牧民巴亚克老人以及“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一家爱国护边;瘸腿牧民开办牧家乐……影片借助一组组人物故事,展现出塔吉克族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展现了援疆干部质朴真诚、平凡中有坚守的奔腾人生,让新疆故事落地生根。

  《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继承现实主义和喜剧叙事传统,在审美表现上厚植现实土壤,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影片与电影《秀美人生》《一点就到家》异曲同工,都以大学生村干部或返乡青年为主人公,以其在扶贫工作和乡村建设中的成长励志故事,表现新时代青年的新面貌和时代担当。同时,影片与《一点就到家》和《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短片《神笔马亮》《回乡之路》一样,都选择用喜剧叙事方式完成扶贫故事的建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注重影像、叙事和人物的结合。从边疆地区的风光美到人物的心灵美,从最初面对艰苦恶劣环境的退缩犹豫到最终果敢地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影片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揭示其内心变化和成长历程,以小见大地展示出援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给新疆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影片没有让美流于表层,没有屏蔽社会生活层面的现实,而是深入内在,体现更有力度的美。对于塔吉克族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影像表现鲜活,避免了表象化和符号化,让生活的质感落在实处,民族民间文化也因此乘着现实主义的翅膀飞得更高。

  影片展现了天、地、人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以及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勤劳善良、勇敢奋进。“雪地苍鹰”塔吉克族乐观勇敢地面对暴风雪、塌方等严酷的自然环境。房屋倒塌后,节日到来了,他们依然点起篝火,载歌载舞。影片中两次升国旗的细节尤其打动人心,鹰笛回荡,阳光照耀,家园情怀永驻心间。

  民族文化是文艺创作的富矿。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可以唤起几代人美好的文化记忆。1959年天山电影制片厂首次拍摄彩色纪录片《阳光照耀着新疆》;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冰山上的来客》,影片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音乐人雷振邦根据塔吉克族民歌《古丽碧塔》改编创作;1976年问世的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由著名作曲家陈钢改编创作,取材于塔吉克族传统音乐,表现了塔吉克人民欢快舞蹈的场面;1983年靳尚谊创作的油画《塔吉克新娘》,用侧光体现人物造型,具有古典美感……经典作品,不胜枚举。

  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创作团队克服高原环境艰苦的困难,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精神,高标准创作,打造精品,值得肯定。影片叙事方式偏于传统与摇镜头失焦等问题可待今后优化,但真诚表达的创作初心已在片中尽显。

  (作者单位: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