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的鱼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贵宏 发布日期:2022-07-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兴安岭清溪(中国画)胡丹青

  因居住山中,有人或许会说,你那里河小湖少,怎会有太多的鱼,即使有,也无非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鱼。其实,小兴安岭的河流湖泊之中,鱼的种类不仅不少,还有许多特殊的鱼。

  会飞的青鳞子鱼

  在小兴安岭北坡,库尔滨河与乌云河中的鱼比较多。有一种叫青鳞子的鱼,鱼鳞青白,肉质细嫩鲜美,如果清炖,不必添加过多调料,只放些盐就十分鲜香。青鳞子鱼就是铜罗鱼,它是当地“三花五罗”名鱼中的一种,这种鱼对水质十分挑剔,若河水被污染,鱼很快便迁移得无影无踪。

  青鳞子鱼不喜在稳水中生活,颇乐于在湍急处追波逐浪;不爱单独游荡,总是结队一起奋进。像是被上游的一个目标牵引,从冰雪消融到夏花怒放,青鳞子鱼一直不停地昼夜逆水而行,颇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哪怕到达几乎令所有的鱼都望而却步的瀑布底下,也不退缩,尽管瀑布泻落时又陡又急,石块锋利凸起,青鳞子鱼也敢一次次顽强地从水中跃出,飞身顶着有可能使它们遍体鳞伤的急流而上,很多还真的跳过了那令人无法想象的“龙门”。

  好鱼难捕,钓青鳞子鱼极其不易,它不吃死食,只吃岸边树上跌落水中的飞蛾和毛毛虫等。高明的钓者便制作出一种无需钓饵的鱼钩,此钩当地人称毛钩,是用黄鼠狼的尾毛分成两小绺绑在鱼钩上,酷似飞虫的双翅,钩身则一道道缠上黑线,伪装成昆虫斑驳的身体。使用毛钩钓鱼得不停地向水流湍急处一遍遍地“甩”,故称“甩毛钩”。甩毛钩时要让竿梢不停轻微颤动,使浮在水面的毛钩俨然像只落水的飞虫在水浪的起伏中挣扎。鱼在水下飞快吞食毛钩的瞬间,起竿要快,否则它发觉进嘴的美味不对,会很快吐出,并长时间不再被假虫诱惑。

  还有种捕鱼方法也能捕到青鳞子鱼。从深秋到初冬,河中的各种鱼被逐渐降温的水驱赶着向下游寻觅水深处过冬。捕鱼者先寻找河水较浅、石头多河道窄的地方,用石块将河道拦住,垒成倒“八”字形,中间留一个缺口,用粗柳条编一个又宽又大的筛子,安在缺口的圆木上,上面再加道门槛,将筛子左右与后面用厚木板围严,捕鱼“亮子”就完工了。“亮子”往往是鱼们难以逾越的。

  但极其奋勇和聪明的青鳞子鱼与其他鱼不同,它们清楚那个唯一淌水的缺口是个陷阱,所以想方设法避开这道“鬼门关”,于是施展出长期练就的本领,从石砌的“亮墙”上飞身越过。

  青鳞子鱼大的较为罕见,大多一斤左右,嘴阔牙利,鳍长如翅,最令人佩服的是它们高于其他鱼的智商。

  深居简出的山鲶鱼

  闲暇时钓鱼,我尤爱钓味道鲜美的山鲶鱼。小兴安岭野河里的鲶鱼背部都是黑色的,当地人称其为山鲶鱼。着一身黑衣的山鲶鱼在水下具有隐蔽性,但它觉得水下的世界也遍布危险,所以小心谨慎,不像有些鱼那样大大咧咧地不停东游西逛,而是喜欢阴暗的角落,终日隐藏在野河里的泥洞中、大石块的底下、幽暗深潭中岩石的缝隙里,或许它觉得潜伏在这样的地界比较安全。

  游弋于水底的山鲶鱼喜食小鱼小虾和水虫,所以钓它用蚯蚓做饵效果最佳。选一个能看清水下世界的晴天,到水流较缓较浅、河石露出水面的河段,将挂有蚯蚓的钓钩放至河石底部来回晃动,石缝下的山鲶鱼窥到诱饵便会探出头来,开始它极有耐心,对嘴边的美味只观察不动心,但经不住美味的不断诱惑,最终还是会一口吞下鱼钩缩回到石缝内。

  钓浅水石块下的山鲶鱼无需钓竿,只要抓牢鱼线即可,因水浅距离近,与山鲶鱼不足一米的近距离较量,这种钓法还是挺有趣的。去河中、深潭中钓山鲶鱼就得用长线长竿了,哪儿水深钓竿往哪儿甩,无需用鱼漂,因山鲶鱼是水底鱼,钓钩要沉到水底,铅坠要重些,钓时鱼线一被拉直便拽开,鱼极少有脱钩现象。

  山鲶鱼有向上游顶的习性,但顶到水流湍急处便困难重重,它们也就知难而退,于是便大量滞留在潭底。藏匿于水底石缝中的山鲶鱼见同类争食钓饵,也许受从众的心理诱使,纷纷出动,此时会让钓鱼人手忙脚乱。

  再聪明的鱼在娴熟的钓鱼高手面前也会成为唾手可得的猎物,因为鱼的眼中只有美味的鱼饵,对饵中隐藏的危险往往视而不见,聪明的善于隐蔽自己的山鲶鱼同样也不例外。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