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瑶寨风光。金欣供图
作为沟通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一条通道,南岭走廊连接了桂北、桂东、湘南、粤北等地,自古就是瑶、苗、壮、侗、水、布依、畲等众多民族的聚居地区。
瑶族在华南地区分布广泛,瑶族的聚落选址和村寨景观因居住环境、生活习俗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大体来说,住在平地的瑶族,村寨与周边汉族村落大同小异,建筑多为土木或泥木结构;生活在山地的瑶族,村寨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建筑多为干栏式吊脚楼。瑶族村寨不仅是瑶族民众生产生活的场所,更是其生活智慧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文化景观。
逐水而居 依山而建
南岭地区各民族长期杂居,形成了共生共荣的居住形态。南岭走廊上的各民族因自然地理、迁徙历史、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差异,聚落村寨表现出不同的风貌样式,但其营建方式又彼此相仿,皆以土地堂、社庙等仪式空间为核心,呈现由中心往外延展的聚落格局。
南岭走廊是瑶族历史上由北往南迁徙的重要通道,源于北方的瑶族先民先是渡洞庭湖到达湖南境内,后向南及西南迁徙至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其中湖南与两广之间的迁徙路线复杂,瑶族在三地之间迂回往复,最终集中于湘桂一带。这一区域山峦众多,易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凡聚众据险者,欲久支岁月,及给养能自给自足之故,必择险阻而又可以耕种,及有水源之地。其具备此二者之地,必为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此又自然之理。”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对聚落选址的描述,也极贴合瑶族聚落的选址特点,即很大程度上考虑自然因素的制约,选择依山傍水之地,同时利用地形以增强防卫能力。
瑶族村寨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当居住地为山地丘陵时,瑶寨多依山而建,顺应地形,具有很好的山地生活适应性。瑶寨讲究整体布局,建筑沿山体层叠而上,幢屋毗连,层次分明,形成独特的瑶寨风光。
水与人类文明的起源息息相关,水量丰沛之地往往是聚落村寨的发祥地。瑶族村寨逐水而居、依河而兴,呈现顺应地势的散点半集中形态,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也造就了瑶寨与水系之间的关系。在水系流量较大、河道较宽、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瑶寨呈多线性分布于河道一侧的缓坡或台地上,临水而生。而建于平坝或半山坡上的瑶寨,通常三面环水,生产生活便利。
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基本要素,中国传统堪舆文化认为蕴藏山水之“气”的地方是理想的居住地。瑶族聚落“藏风聚气”的择址模式,也是综合了多种影响因素的居住智慧。
风雨桥:诗意栖居的文化符号
瑶寨周围,树木葱郁,风景秀丽。蜿蜒的河流丰富了瑶寨内部的建筑布局,同时也成为水系景观营造的基础,由此产生的风雨桥等景观建筑,为人们的公共生活提供了自然而充满生趣的空间场所。风雨桥,瑶族同胞又称之为“凉桥”或“福桥”,不仅是瑶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也常见于侗、苗、壮等民族聚居村寨。风雨桥通常建在村前的河流上,寄托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些村寨即便周围并无河流,也要在村口田野上修建风雨桥,以求风水护佑。
风雨桥通常由廊亭、跨桥及墩台组成,桥身多为木结构,靠凿榫衔接。桥面铺板,两旁设置围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墩台上建廊亭,多为穿斗式木构架。廊亭两边放置了直棂栏杆和宽阔长凳,供行人停坐,观景游憩。当地群众在劳动之余或节日之时,会聚集在亭桥阁楼休闲娱乐。风雨桥不仅是瑶寨中用以通行的长廊走道,更是反映瑶族民众向往诗意栖居的文化符号。
瑶族村寨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杰作,是合理利用和适应环境的典范。它的美丽景观不仅见证了瑶族与汉、壮、苗、侗等民族共生共荣的历程,也是意境深远的乡愁寄托,承载着各族群众共同传承、守护的家园记忆。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聚类分析与图谱建构”(项目号20VMZ008)研究成果。】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