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中华文明长河中的璀璨“珍珠”——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
来源: 白薇 发布日期:2022-06-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19年4月,张天彤与学生一起表演北方少数民族民歌。

  “中华文明如同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河,各民族的民歌就是闪烁其间的一颗颗珍珠。”回顾自己近20年来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感慨道。她认为,自己终生所求所愿就是尽可能地打捞起这些璀璨的“珍珠”。

  一路走来,张天彤以一个学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田野调查,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学术研究,让更多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留存下来;通过策划举办音乐会、研讨会、展演等活态形式,将北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搬”上更广阔的舞台;加强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与高校师生之间的合作,既当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现者、保护者和研究者,又当好传承者、发展者和传播者。

 

  源于热爱和责任的执著

  作为一名研究民族音乐的学者,张天彤不执着于单纯地讲述理论,喜欢从实际出发,深入浅出,不虚妄、不拔高,热情真挚。

  早就听说她一直在收集达斡尔、鄂伦春和鄂温克等北方少数民族民歌,足迹踏遍了东北三省和新疆等地,时间跨度近20年。

  20年如一日,这是怎样的一种执著。张天彤无疑是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的那类幸运之人,她热爱民歌,喜欢研究它们的唱词、曲调,咂摸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信息,并把研究所得形成论文和专著,《变迁与坚守——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即是她的呕心沥血之作。

  她也喜欢与人们分享她对民歌的见解。她说,民歌离我们并不远,民歌就是人民在劳动中应景而生的呐喊,是我们民族最有生命力的歌唱,是真正蕴含着人民思想、感情和愿望的歌声——是我们民族音乐的源流,《诗经》就是最早的民歌。

  当我问张天彤为什么会选择北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作为研究对象时,她说,她的研究是从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起步的,这背后既有学术的考虑,但更多的是情感的牵挂。

  对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的达斡尔族而言,民间传承的口头传统成了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传统音乐便是之一。“那些质朴、自然、豪放的传统音乐,表达的正是民族的共同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共同的理想追求,承载了大量的民族历史文化记忆,因此有着极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张天彤说。

  而之后了解到的达斡尔族那段惊心动魄的安疆固土史,更坚定了张天彤的研究决心。“清朝时期,达斡尔族官兵及家眷千余人从东北老家出发,前往新疆伊犁,戍边屯田,永不返乡,这段达斡尔族保家卫国的迁徙历史让我深受震撼和感动。”张天彤说,“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抢救性记录一个民族的音乐,就是在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张天彤称自己“主动走上一条人迹较少的研究之路”。

  21世纪初,我国对北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特别是对人口较少且无文字的民族的传统音乐关注尚少,研究成果鲜见。张天彤决定采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进行系统梳理、抢救和研究,希望以此弥补达斡尔等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音乐研究的一大空白。

  “作为音乐学院的专业人士,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对这些传统音乐进行专业研究和保护;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为艺术找到源流至关重要,经过创新,必然会不断创造新的艺术高峰,这是我们的使命。”张天彤表示。

 

  探寻民族音乐研究学术生长点

  1999年,张天彤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谢嘉幸教授,毕业后她留校任教,开启了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不解之缘。

  2003年,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成立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建设”项目组,张天彤任项目组第一执行人。著名音乐研究学者樊祖荫、乔建中、赵宋光、董维松、李西安、沈洽、谢嘉幸等都是这个项目组的特聘专家。新的工作机会,也打开了她的学术视野。

  2005年8月,张天彤参加“全国首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彼时,她已经在内蒙古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田野调查,掌握了不少鲜活资料,意识到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民歌一直处于濒临失传的困境中。如何将这些田野调查的资料纳入自己的学术研究系统,形成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系列研究成果,是她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口,她向同行的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赵宋光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我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目前北方人口较少民族的音乐理论研究是个空白,尤其需要专业学者进行研究,这是一件有利于文化传承的大事。”赵宋光当即建议她将北方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音乐研究作为学术生长点。这样的建议给了张天彤极大鼓舞,也让她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

  2009年9月,经过与博士生导师樊祖荫沟通,在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张天彤将博士阶段的课题定位在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整体性研究。此后,她把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写成论文和专著——《变迁与坚守——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推动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研究进程。

  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张天彤意识到——民歌的传承,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活态展示和传播。她认为,“民歌表演和学术研究的关系就是,作为舞台视听活态呈现的歌唱艺术可以使观众观其然,而专业研究则能知其然,两者缺一不可。”

  2013年4月,在张天彤的牵头下,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演出活动——达斡尔族4个方言区的民间艺术家共同展示达斡尔族传统歌舞。这次活动不仅是4个方言区的达斡尔族传统歌舞的首次舞台相聚,也是表演者首次在国家级专业院校的舞台上展示。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达斡尔族传统歌舞也逐渐进入音乐类专业院校的学科建设视野。

  回忆起这次经历,张天彤坚定地说:“民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和曲谱上,而应该更具审美性地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进行展示和传播。我们要把这些祖祖辈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回馈给人民群众,争取他们的认可和掌声。”

  2018年8月,张天彤(左)带领学生前往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科村采访达斡尔族民歌“乌春”传承人沃金柱(已故)。

  抢救即将消失的“音乐博物馆”

  “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之中,蕴含着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密码。我们晚抢救一天,就可能消失一座‘音乐博物馆’。”张天彤说。自2005年起,她便开始奔走于山川沃野,用车轮和路程丈量学术研究之路,将人生轨迹与寻找遗落的音调和厚重的民族历史记忆重叠。

  抢救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随着会说民族语言、会唱民歌的老人逐渐老去,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传统音乐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张天彤开始采集民歌时,最高龄的说唱者已经90岁,而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年纪越小,会唱的民歌数量也会随着减少。她说,从田野调查来看,70岁以上的歌者平均掌握曲目30余首,但他们大部分记忆力减退,不能完整演唱,而50岁以下的歌者掌握曲目不足10首,也几乎不能熟练演唱。

  “尽管有着重重困难,但每一次‘偶然发现’都让我惊喜不已,一次次激起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张天彤激动地说。

  在工作理念上,张天彤坚持“空手”进入田野,把自己当“小学生”。她坚信以真情换真情、以真心得真心,发自内心地融入到当地同胞们的生活中,还成为了民间歌手们信赖的朋友。她盘腿坐在炕上和民间艺人唠家常、做访谈的样子,在学生们心中挥之不去。收集来的民歌,她反复模仿、虚心学唱,几乎到了信手拈来的程度。

  在有限的经费下,让更多的民歌得到收集和保护,是张天彤带领团队的第一原则。每次做田野调查,她都会想尽办法多带一些学生去,让他们亲耳聆听来自民间的歌声。

  “只有在真正的田野倾听和学习民歌,真正进入民歌生发的土地,才能感受民歌的肌理。对专业学者而言,音乐的学术研究越深入祖国广袤的土地,挖掘的内涵就更深厚,保护的意义也更为凸显。”张天彤说。

  2015年,张天彤受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委托,着手开展《中国少数民族濒危传统音乐抢救项目》。2016年至2018年期间,她带领学生先后寻访了达斡尔族4个方言区、鄂伦春族12个流域、鄂温克族3个部落的民间歌手,采集录制80余位民间歌手唱奏的625首曲目,并对他们进行口述访谈。这些资料被保存在《中国记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基础资源数据库》,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声音遗产永久性地保存在国家级声音档案里。

  学界认为,张天彤对北方人口较少民族民歌的抢救录制和研究,为防止这些民歌的流失,实现针对性研究的系统化、学科化提供了重要推力。

 

  让学校成为传承民族音乐的舞台

2018年12月,张天彤(二排左起三)带领学生举办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展演。

​  青年人应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如何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为国家培养可用之才结合起来,是张天彤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

  谢嘉幸教授曾呼吁“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张天彤也一直循着这一理念,呼吁要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基础研究,建议推行“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家+地方音乐家+地方学者”的“四位一体”的师资队伍模式,通过开设民族音乐相关专业课程,源源不断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推进少数民族音乐类非遗项目的可持续性、活态性、生态性保护与传承。

  高校在传承传统音乐上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从2004年开始,张天彤致力于在高校和民间搭建桥梁,推动中国原生民歌进校园、进课堂。在她的努力下,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了以培养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为目标的学术社团“新山歌社”。蒙古族的长调、潮尔,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传统民歌,蒙古族与汉族文化交融形成的代表性民歌漫瀚调,以及汉、瑶、苗、侗、土家等多民族长期共居交融的文化产物新化山歌,都被引入“新山歌社”的课堂。

  “我希望能够引进更多的民歌种类,将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与高校教学方式相结合,让学校成为传承民族音乐的舞台,培养出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学者。”张天彤表示。

  从2014年开始,张天彤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后又招收博士研究生,致力于培养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面的高层次少数民族音乐学人才。她先后招收了14位少数民族学生,逐步形成了一支以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为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活态存在,需要科学的保护。张天彤说,“我们这一代学者的使命就是抢救和保护这些可贵的文化遗产,把它们如实地记录在电子文件上,形成‘民间音乐资料库’,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为后代学者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民族音乐研究的路上,张天彤总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而事实上,她也曾经历了与病魔抗争的艰难时光。

  2012年,她一边在中国音乐学院担任硕士生导师,一边攻读博士学位。这一时期,她写起论文来几乎不眠不休、通宵达旦。身体在这个时候发出了信号——她被确诊了乳腺癌。此后她经历了极为痛苦的治疗和康复,在那段时光里,她是听着安达组合的歌度过的,那是一个她钟爱的音乐组合,也是国内将传统民歌与现代演绎手段结合的成功案例。病愈后,她曾感慨道:“这场经历于我而言,是重生;于我的研究言,也是重生。”

  “我生来就是做少数民族音乐抢救工作的,这项任务还远未完成,我也将终生为打捞民族音乐的‘珍珠’而努力。”谈及未来,张天彤的眼神坚定且充满期待。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