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身上的历史”——贵州毕节苗族服饰见证幸福生活
来源:新华网 周远钢 卢志佳 发布日期:2022-04-2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历史”,记录着苗族群众生活的变迁。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乡雄垮村,蜡染和刺绣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如今依然在苗家人的生活中广泛使用,除用于传统式样的上衣、长裙、围裙外,还用在床单、门帘上。

熊付琴用蜡刀制作蜡画。新华网卢志佳摄

  雄垮村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是贵州省命名的第五批“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今年50多岁的熊付琴是雄垮村蜡染和刺绣的能手,从十多岁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技艺,她作画不用尺、不打底,一气呵成,所画图案线条分明、协调自然、形态活泼。“就跟写字一样,熟悉了自己想怎么画都可以,不用打草稿,衣服上的各色花纹都是千针万线挑出来的。”

熊付琴用蜡刀制作蜡画。新华网卢志佳摄

雄垮村苗族妇女的服饰。新华网卢志佳摄

  熊付琴说,制作一件女式苗族服饰有着复杂的工序,从麻树削皮、制作麻线、织造麻布到完成一件服饰成品,费时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先织好布后,便用蜡刀在布上画图案,再以植物染料染色,煮了晾干,然后在布上绣花,再一针一线缝在一起。”

  苗绣是中国苗族妇女在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多采用几何纹样,花纹布置严密,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熊付琴用蜡刀制作蜡画。新华网卢志佳摄

  “这块绣片100多年了,这条围裙已经80多年了,都是我结婚时娘家的祖辈们送给我的。”在雄垮村村民杨秀英的家中,多件精美的围裙、绣片平时都锁在柜子里珍藏着,不轻易示人。这些带着浓郁民族风情的苗族服饰,悄然记录着苗族群众生活的变迁。

  “织布和刺绣技能都是婶婶教我的,年轻时点着煤油灯做手工,现在通电、通水、通水泥路,房子建得更好了,生活也更好了。”杨秀英说,每一块保留下来的绣片,都承载着一段特别的记忆,她会把这些绣片保存好,当做现在幸福生活的见证。“现在忙完农活,我闲下来时还会织布、做一些针线活。”

  一栋栋错落有致的砖房、寨子里沿路安置的太阳能路灯、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广场、越来越多的小轿车……在雄垮村,村民们的生活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熊付琴(前)和邻居合影。新华网卢志佳摄

  “蜡染和刺绣过去是生活必需品,现在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过去绣的是艰苦日子,现在绣的是幸福生活。”雄垮村的苗族村民们坦言,与机器制作的服饰相比,全手工制作的苗族服饰在重要节日及年轻人结婚时更受欢迎。

雄垮村苗族妇女的服饰。新华网卢志佳摄

  熊付琴说,她还曾到省会贵阳参加了锦绣计划的培训,与贵州省其他县区的妇女同场交流技艺,增长见识。现在,熊付琴会利用闲暇时间向村里的年轻妇女传授蜡染和刺绣技艺。“我会把手艺传给村里的年轻人,将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据了解,贵州推出的锦绣计划带动了广大农村妇女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刺绣、蜡染、民族服饰等生产,将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实现创业就业。锦绣计划自2013年实施以来,累计培训绣娘、染娘、织女20余万人次,带动50多万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增收。

图为航拍的雄垮村村貌。新华网周远钢摄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