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之中,“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动人注脚。
1964年2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新宝力格公社那仁格日勒生产队两个牧民的孩子,干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12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在放羊时,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为了保护人民公社的集体财产羊群不受损失,姐妹俩与暴风雪抗争了一天一夜,为的是“集体的羊一只也不能少”。朴素的信念支撑她们坚持到了最后,但姐妹俩也因此遭受严重的冻伤。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亲自前往医院慰问龙梅和玉荣,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号召各族青少年学习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这一年,“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她们的故事也被创作成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例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内蒙古艺术学院创排的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蒙古族画家官其格的油画作品《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也是以这一真实事件为背景创作的经典名作。作品完成后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发表在《人民日报》《美术》等报刊杂志上。
画家官其格1939年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今通辽市)扎鲁特草原,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是他1964年毕业前夕创作的一幅作品,描绘了蒙古族小姐妹龙梅和玉荣坐在草原上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绿色草原上,小姐妹前后簇拥着三只小羊,她们穿着蒙古族传统服装,妹妹轻轻依偎着姐姐,手里拿着一根鞭子。小姐妹佩戴着红领巾,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充满了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气息。通过对小姐妹形象的刻画和烘托,画作表现出人性本真、自然的美感。官其格曾在谈到这个作品时感慨:因为被草原小姐妹冒着生命危险救羊群的事迹感动,他在上创作课时基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和尝试,完成了这幅作品。作品记录了一个历史时代,那就是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年代。
“立意”是主题创作的灵魂。《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这幅作品,并没有通过描画小姐妹在暴风雪中,与大自然搏斗的残酷画面展开主题立意,而是选择展现雨后天晴、风高云轻的草原气象。画家用诗意的眼光塑造的纯真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形象,充满张力与想象空间。一定意义上,作品预示着主人公往后幸福美满的生活。
画面上,小姐妹位于居中位置,构图饱满充盈,主次分明,人物形象基本上是“顶天立地”。类似的构图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表现女性人物形象的绘画作品中比较常见,例如赵友萍的《代表会上的妇女委员》、王霞的《海岛姑娘》等。在小姐妹后方,广袤的大草原与蓝天连接在一起,成群的羊儿在“游动”,和前面的三只小羊形成呼应,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和流动感。这里还隐喻故事时间的转换,艺术观念和构图能力浑然一体。
从作品的色彩上看,整个画面主要运用了蓝、白、绿、黄、红五种颜色,这也正是蒙古族群众崇尚的颜色。蓝色是蒙古族的代表色,有忠诚之意,白色象征着纯洁、质朴,绿色焕发生机,黄色象征尊贵,红色则代表太阳。纯净明快的色调极具表现力,让人物欢快、热烈的情绪一览无遗。
如今,每每看到《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与玉荣》这幅作品,仿佛又一次聆听了小姐妹的英雄事迹。这是一份珍贵的视觉图像,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现实中,龙梅、玉荣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成长,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在她们的激励下,也有更多的时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