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杯”生态文学征文颁奖典礼举行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张雪娥 发布日期:2021-10-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颁奖典礼现场。  陈志强摄

  秋日的魏州,金风送爽,梨果飘香。由《今日国土》杂志社、河北省魏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魏州杯——生态文学作品”征文活动于10月16日在魏县举行颁奖典礼。

特别奖获奖作者合影。  陈志强摄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建设成果和生动的故事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今日国土》联合《中国青年作家报》《黄河》《草原》《散文百家》《北极光》等报纸杂志在今年1月至8月开展了此次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作品3000余篇。征文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作家到“千年古县,鸭梨之乡”魏县采风,实地体验和感受梨花盛开时节梨乡人的快乐和幸福。

二等奖获奖作者合影。  陈志强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主办方希望以文学的形式、文化的名义来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通过推出具有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的优秀作品提升全民生态意识。本次征文活动共评选出特别荣誉奖一名,特别奖二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十名。

三等奖获奖作者合影。  陈志强摄

  颁奖典礼上,刘慧娟、高峻、汪再兴、汪洋、李治本、董明侠、吴颖丽、李付志等作家代表发表获奖感言,他们纷纷表示,要以自觉的生态意识,用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传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繁荣新时代的生态文学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一份力量。

  颁奖典礼后召开了生态文学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就生态文学的相关概念、发展特征、未来愿景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获奖作家代表结合各自的创作过程谈了对生态文学的理解和思考。

  

 延伸阅读:

  获奖作品名单

  特别荣誉奖

  理 由   《麻雀的故事》

  特别奖

  刘慧娟   《倾听花开的声音》

  高 峻   《绿树缠绕的村庄》

  一等奖

  苏欣然    《在魏州,每一滴草露都是湿漉漉的太阳》

  二等奖

  1. 汪再兴  《千树万树梨花开》

  2.李治本  《一村毗三省》

  3.汪 洋   《森林就是比海更深的海》

  三等奖

  1.董明侠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孩子》

  2.吴颖丽   《芳草青青塔塔墩》

  3.陈剑萍   《鹮叟的故事》

  4.李付志   《被一枚鸭梨砸疼》

  5.哈森高娃  《最忆阿尔山》

  优秀奖

  1.杨 先   《沙尘暴下 八步沙上》

  2.肖 梁   《信仰的泪水充满力量》

  3.邓士君   《追赶北极光》

  4.张中林   《黄河故道种树人》

  5.风信子   《与鸟为伴》

  6.郑那君    《戴云墨色》

  7.温江水   《漳河柳》

  8.贾国勇   《贾鲁河观鸟》

  9.陈永忠   《屋后那匹山》

  10.陈慧君   《蝶变》

  

  获奖作品颁奖词:

  特别荣誉奖:理由《麻雀的故事》

  颁奖词:著名作家理由的《麻雀的故事》,呈现了麻雀这一坚韧而奇特的物种与人的关系。麻雀是害鸟还是益鸟今天已经不是问题,然而,在那个荒诞的年代,它一度被当成“四害”之一,而遭到围剿,全民诛之。人类也会犯错,人对自然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其实,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也归属其中。理由写的虽然是小小麻雀,但视野宏大,时空交错,情感炽烈。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以雄健的笔锋,勾勒出了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人与麻雀之间截然不同的惊变关系。文中表达了理由对生态问题的深度关切,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理由以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轰动文坛。此次以《麻雀的故事》参与生态文学创作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作家个人来说,理由不需要这个奖项,但生态文学需要——生态文学会因理由的名字而获得荣耀。

  特别奖:刘慧娟《倾听花开的声音》

  颁奖词:刘慧娟用朴实、诚恳的文字全面记述了陆梅刚怎样由一个顽皮的农家孩子成长为著名花木企业家的励志故事。作品生动表现了陆梅刚的性格特征,对待家人、朋友以及对待生活和人生的态度。尤其是对陆梅刚“南木北移”所创造的种种令人赞叹的传奇,进行了详尽描述。让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企业家的内心世界,以及谋大事敢作为的勇气和智慧。他是平凡世界里的一束光,照亮了一些需要照亮的角落。他热腾腾的生命,对花木及其它植物的深情,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显得格外可贵而崇高。

  作品主调昂扬,气脉流畅,字里行间充盈着饱满的思想和温暖的人性。

  特别奖:高峻《绿树缠绕的村庄》

  颁奖词:高峻是魏县本土作家。他笔下的村庄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和传奇,却有最淳朴的绿树、鸟语、云朵和田野的气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有了树,村庄便充满生命的律动。生态需要空间的分布,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因之树,村庄里那些美好的事物便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等奖:苏欣然《在魏州,每一枚草露都是湿漉漉的太阳》

  颁奖词:在魏州,每一滴草露都是一枚湿漉漉的太阳,每一种芬芳都值得珍藏。——苏欣然的抒情诗《在魏州,每一枚草露都是湿漉漉的太阳》,饱含深情地讴歌了梨乡的自然之美和梨乡人的幸福生活。在诗中,梨乡的一些重要元素巧妙得以体现,并在漫不经心处,时不时有惊喜和意外跳跃闪烁。诗句野性而灿烂,贯通了那片土地的根脉和气韵。开合明朗,想象广阔。一气贯之,酣畅淋漓。

  如果说,好的诗歌是让文字从形式上变得精美,在内容上变得含蓄,在审美上变得雅致的艺术,那么,《在魏州,每一枚草露都是湿漉漉的太阳》具有这样的气质和追求。

  二等奖:汪再兴《千树万树梨花开》

  颁奖词:梨花开放时有声音吗?汪再兴的抒情诗《千树万树梨花开》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一定有的。——不但有,而且轰轰烈烈,喧嚣如潮。在诗中,美,有时是真实的,有时是虚幻的。诗人有意用悖谬的逻辑,通过语感和意向的组合,呈现梨乡最生动最出彩的部分。诗句的背后,潜藏的是诗人的观察与思考。

  无论如何,花开的声音是不可能成为历史的。然而,因为诗人的书写,却可能成为历史,进而成为地理。

  二等奖:李治本《一村毗三省》

  颁奖词:青山、翠竹、古道、山溪、鸟语及花香,构成了边界山村——林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李治本用优美的文字勾画出了这个偏僻角落的自然样貌,并呈现了人与自然相存相依的关系。作品语言清新,鲜活灵动。我们从文中识得了竹木之名,也领悟了竹木之性。在古朴、平凡和固有的一套伦理秩序中,林丰村追赶着现代化的脚步。同时,它的乡村文化没有失忆,没有丢掉传统,生态经济焕发着勃勃生机。

  这里,幸福生活不是未来的愿景,而是现实的存在。

  二等奖:汪洋《森林是比海更深的海》

  颁奖词:爱上一棵红松,就会爱上一座森林。爱上一座森林,就会爱上连绵不绝的小兴安岭。——爱,是不需要理由的。诗人汪洋的组诗《森林是比海更深的海》,以自觉的生态意识,饱满丰沛的情感,展现了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态之美,讴歌了林区人为培育森林后续资源所进行的种种努力。诗中涉及的森林、林场、伐木人、护林工及杜鹃花海等事物,构建了林区告别伐木时代之后宁静祥和的图景,体现了诗人的审美取向,以及深层的哲学意味。

  诗句朗阔,稳健节制,闪耀着生命之光,充盈着向上的力量。

  三等奖:董明侠《每棵树都是我的孩子》

  颁奖词:把每棵树都当成自己孩子的人,一定是有慈爱之心的人。董明侠报告文学《每一棵树都是我的孩子》的主人公——每天挥动着坎土曼的宋建江就是这样的人。在没有生命迹象,只有死亡和恐惧气息的地方种树,并且种活,如果没有一颗慈爱的心和坚定的信仰,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绿色的面积在一寸一寸扩展和延伸。新疆杨、胡杨、沙枣树,以及各种各样的树,在宋建江的眼里都是孩子。每天看到那些树,他才觉着自己活得踏实、安稳、安全,活得有意义。

  董明侠的作品中,没有大话套话和我们听腻了的话。作家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了爱树人的内心世界,也写出了我们这个时代应该礼赞的一种精神。

  三等奖:李付志《被一枚鸭梨砸疼》

  颁奖词:作品题目别具趣味,一个砸字砸出的不是窘态,而是梨乡人的喜悦和幽默。诗歌也能记录生活——梨乡的秋天,梨碰梨,梨碰头,梨碰笑,或许就是采摘时常见的场景。梨乡拒绝一切与美无关的事物。当诗人的心灵与诗的意境相统一的时候,那片土地就能升腾出生命的云霞和无限美好。

  嘭嘭嘭。砸吧砸吧砸吧!——无须躲开,无须闪避,被鸭梨砸疼的日子,一定有浪漫的故事发生和不一样的记忆。

  三等奖:吴颖丽《芳草青青塔塔墩》

  颁奖词:额尔古纳湿地具有“亚洲最美湿地”之誉。吴颖丽笔下的湿地叫塔塔墩,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夏天的塔塔墩,到处是花朵、鸟鸣和跳跃着的生命。塔塔墩牵系着作家的一段人生,沉积着作家的一段情感和记忆。吴颖丽用诗意的文字把它们一一唤醒,并且找回了自己趣味横生的少年时光。

  三等奖:陈剑萍《鹮叟的故事》

  颁奖词:朱鹮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级野生动物,一度被认为在野外已经绝迹。鸟类学家刘荫增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他经过三年艰苦的寻找,终于在陕西洋县的姚家沟发现了踪影并找到了朱鹮。陈剑萍在《鹮叟的故事》里采用倒叙的笔法,回溯并复原了当时的场景和寻找过程中的曲折故事,自然中的许多谜团也被一一解开。

  作品采访扎实,人物形象鲜明。鸟类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跃然纸上。

  三等奖:哈森高娃《最忆阿尔山》

  颁奖词:阿尔山是蒙古语,汉语的意思是热的圣水。蒙古族作家哈森高娃以抒情的笔调,细致地呈现了阿尔山的自然之美。文中描绘的山脉、河流、森林、湖泊、湿地、草甸和火山遗迹等自然景观无不令人赞叹称奇。历史与现实交融,时间与空间并置,既回溯源头,也关注当下。作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从来就没有一座孤岛,人间真正的大静和大美,无不与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相牵相连。

  (颁奖词总撰稿: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