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画作《洪荒风雪》(中国画,1955年,中国美术馆藏)。资料图片
1954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祖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在党中央的号召和大力支持下,曾经荒无人烟的柴达木盆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满怀豪情壮志的有为青年,他们与青海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开始了对这个“聚宝盆”的勘探、开发、建设工作。
那年12月,画家黄胄在参加青藏公路通车典礼后,在格尔木路段碰到了地质勘探队,由此构思创作了经典作品《洪荒风雪》(原题为《柴达木风雪》)。黄胄后来回忆道:“当时那里荒无人烟,跑20天也见不到人。我们深深地感到祖国辽阔广大,非常丰富的地下宝藏有待开采。偶然在一个风雪弥漫之夜,碰见勘探队的骆驼队,心里特别兴奋……”他看到勘探队员骑着骆驼,弹琴唱歌,在恶劣的天气、荒凉的戈壁中,斗志昂扬地投身祖国边疆建设的场景,深受感动,随后用饱含激情的画笔创作出了《洪荒风雪》。
为了突出现场感,黄胄像记者抓拍一样捕捉瞬时动态,用近景仰视的角度表现地质勘探队骆驼的高大伟岸。画面近景处的两头骆驼四肢稳健,若行似止,骆驼上的人物则脸上洋溢着笑容,伴随着琴声歌唱。蜿蜒的骆驼队由近及远,渐渐模糊,营造了辽远开阔的透视美感。透过画作,我们似乎能够聆听到,茫茫戈壁的暴风雪中,建设者的歌声在回荡,感受到地质勘探队员们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烘托艺术氛围,黄胄在风雪、骆驼和人物的呈现上,运用了很多创新性的表现手法。
“在格尔木看见上百个地质勘察队员在那样广阔的土地上艰苦劳动,我激动得不得了,不会画也要硬上。有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勇敢忠诚地去努力画出来。”谈及彼时的创作,黄胄曾表示,“有时画骆驼的脸就跟画老太太的脸一样,有时又像画猴子。但是,这个很有意义的内容是来自生活,自己又有了较深的感受,反复画了七八次,终于把它画出来了。”
黄胄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曾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边疆各地体验生活,积累创作灵感。他在《和边疆的亲人在一起》一文中谈到:“边疆地区的风景美得出奇,康藏路上,从二郎山到金沙江流域的山川……历代画家笔下也没画过那么雄伟峭拔、险峻壮丽的山水画。”
美丽的边疆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让黄胄体验和感受到了新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茫茫的戈壁、浩瀚的草原和壮美的山川,开拓了艺术家的视野,锤炼了艺术家的意志,升华了艺术家的思想。故此,《洪荒风雪》这幅作品相较于传统中国画,更具开创性和突破性。它在画面气象上不同于传统文人写意画的典雅优美,而是体现出一种豪迈壮美,这对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
黄胄在这幅作品上署款:“于青藏公路之格尔木”,具有很强的时代印记。1954年12月,康藏、青藏公路刚刚建设完成,实现全线贯通。黄胄跟随慰问团赴拉萨慰问并参加通车典礼,返回途中在格尔木碰到了地质勘探队。此后,青藏公路经过的格尔木市也作为交通枢纽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璀璨的高原明珠。
黄胄主张艺术创作要深入生活,感受时代。“在生活中起草稿”,把平时的“写生速写”转变和引入到创作中,甚至形成创作,这不仅是他对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说的理解,更是他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感悟。
《洪荒风雪》的艺术感染力在于既尊重生活现实,又艺术化地反映了党中央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表现了新中国初期各族劳动者热火朝天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昂扬精神风貎。可以说,这幅作品是柴达木开发、青藏公路建设、格尔木市崛起的历史见证,是劳动者之歌,是奋进年代的缩影。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