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仙人山茶园风光。 龚普康摄
自古文人都强调创作者道德修为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如韩愈的“气盛言宜”,至今仍不失为衡量评价作家德识才学和作品思想艺术价值的高境界、高标准。2020年度广西民族文学创作可谓颇具“气盛言宜”气象。仅就小说创作和散文创作而言,一大批作家心怀“国之大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文学自觉,贴近新时代的精神脉搏和壮乡人民的现实生活,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诗性的呈现方式,或椽笔细描“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现实画卷和未来愿景,或工笔彩绘“美丽南方”千里江山无远弗届的风情画卷和内心风景,或简笔勾勒“古骆越之地”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层见叠出的精品力作印证了广西文学的崛起姿态。
聚焦脱贫攻坚主题,奏响新时代文学主旋律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作为这场史诗级攻坚战的亲历者、见证者和书写者,广西许多作家在这一题材领域深耕细作,创作出一系列气积而文昌、情深而文挚的作品,成绩斐然。
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红日长篇小说《驻村笔记》、李约热短篇小说集《人间消息》、莫景春散文集《被风吹过的村庄》,具有标杆性的意义。得益于作者源于生活的切身体验和高于生活的艺术匠心,《驻村笔记》全景式艺术再现了桂西北山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场景,成功塑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驻村第一书记形象和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
同样有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经历的李约热,对扶贫主题也有涉猎,比如《人间消息》中的第一篇《村庄、绍永和我》,看似冷峻实则警醒地揭示了人类减贫史上亘古恒新的主题:了无生机的村庄、麻木困顿的主人公,唯有靠“扶志”和“扶智”才能真正被唤醒,进而完成涅槃重生。而毛南族作家莫景春《被风吹过的村庄》,以深厚的故乡情结和细腻的温情话语,细说社会转型期毛南族聚居山乡的风景风物风情,在细琐平凡与风云激荡中绘就七彩拼图,感性显现了毛南族人民生生不息的生存环境、生活风貌和生命意象,也折射出了新时代毛南族整族脱贫的历史性蜕变。
致力于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还有光盘《一种构想》等中短篇小说,许生文、臧海淼《跨越国界的贫困户》,徐一洛《山那边,有光》,林超俊《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向志文《百坭村的女子图鉴》等报告文学。《一种构想》通过虚构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怨情仇,在呵护真情与摆脱贫困、感性愿望与理性责任的复杂纠葛中点亮人性的光芒。《山那边,有光》通过讲述桂东北山区广大瑶族同胞和扶贫干部同心同德“向大山宣战”、群策群力迈向致富路的动人故事,集约式描绘了民族地区的新时代追梦人图谱。《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和《百坭村的女子图鉴》则用生动典型的材料、隽永凝练的笔调,深情讲述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从立志远游求学到自愿返乡工作、从倾情投身扶贫工作第一线到不幸以身殉职的青春轨迹和感人故事,全方位刻画了一个心怀美好梦想和追求、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
挺进生活和艺术的纵深,绘就多元文学图景
弘扬主旋律与坚持多样化是相辅相成的。在脱贫攻坚、抗疫等重大题材创作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作家们沉潜各自熟悉和擅长的领域,精心打造不同题材、不同主题、不同体裁、不同审美风格的文学作品,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学图景。
长篇小说创作静水流深,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广度和创作影响力上都可圈可点。侯珏《一厘米国境线》以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为南疆边陲的边防军人塑像铭史。在边境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历史烟云和现实风雨之间,小说展现了一个边防哨长漫长的戍边生涯和踏铁留痕的成长经历,凸显了“一厘米国境线”承载的无上尊严和国门卫士无法丈量的赤胆忠心。
中短篇小说创作极为活跃,个体创造力和整体产出都颇可称许。代表性作家作品如凡一平《赏金》《韦旗的敬老院》、朱山坡《白马夜驰》《香蕉夫人》、红日《码头》《暗香》、光盘《紫灵芝》《万水千山》、陈纸《夜视镜》《广场舞》、李约热《满冬》《喜悦》、李路平《镜中的女人》《欲念故事集》、小昌《拟态》《点将台》、王勇英《爷爷是个卖货郎》《那时候,小春七岁半》、陶丽群《七月之光》《入伏》、王彤羽《蝉琀》《不速之客》、徐一洛《白乌鸦》《千里之瞳》、麦子杨《亡灵追》《按摩师》、宁经榕《刺猬》《船渡》、钟欣《偶像万万岁》《我也想周游世界》等。这些作品大都浸润着浓厚的乡土情怀,又以极具现代性的视野和笔触挺进生活与审美的纵深,在多向度深掘乡土生活丰沛意义的同时,蕴含着对时间和生命、人生和人性温情而又尖锐的多棱追问。
王勇英《爷爷是个卖货郎》等乡土儿童小说,以委婉从容、鲜活灵动的笔调抒写有着客家人独特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的童年成长故事。小说中,当下儿童的生活本相与成年人的儿童记忆、儿童经验相交织,乡土基因、民俗元素与童心童趣特质相融汇,这或许正是王勇英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功之道。
散文创作精短篇章中有大视野、自如挥洒中有大情怀,体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之精微,用文学点亮宇宙自然之光、传递人世间的美好。流连风光风物之美的,写景状物如在眼前而又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如韦秀观《四泉记》《灵水潭泉记》、韦晓明《金川梨花的消息》《青山巍巍特高耸》、蓝柳节《开满鲜花的河流》、王彤羽《秋之黔灵山》、陈纸《农具诗册》《蔬菜人间》等;沉吟人文人性之美的,写人记事委婉曲致、抒怀言志真挚感人,如光盘《祥云铺地》、廖德全《北海不了情》、安乔子《内心的风景》、陆祥红《石桥上的缘》《一道坎》、黄其龙《蜜蜂飞来飞去》、梁晓阳《穿刺记》、廖献红《向河而生》、费城《巷陌》、韦祎《乡下邻居》等;探求历史文化之美的,深挖历史地理文化精神富矿而又增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如何述强《应说阳明旧草堂》《乌雷的那一场雨》、左丹《一方水土》、蒋淑玉《孤独的火焰燃到了天堂》等;彰显知性理性之美的,鞭辟入里的人生经验、哲理感悟信手拈来,如东西《越认识越陌生》、冯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潘琦《做最好的人》、李路平《鱼为什么活着》《母亲的法则》等。
值得一提的是,“90后”青年女作家廖莲婷2020年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了《爱与泪两题》《风背后的故事》等近十篇不同题材和审美意蕴的散文作品,既显示了个人强劲的创作势头,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这一年广西散文创作的多姿风貌。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