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时代书写 ——2020年度西藏文学创作综述
来源:中国民族报 胡沛萍 发布日期:2021-04-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一只棕头鸥在拉鲁湿地上空盘旋。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摄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西藏作家在创作中坚守文学理想和艺术精神,其作品很好地展现了西藏文学的精神品格和气质。综观2020年的西藏文学,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强烈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家们从不同侧面表达对疫情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表现出文学记录时代、参与现实的强大愿望。二是表现出宏阔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发展意识。作品集中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表达了作家们的家国情怀。三是延续了西藏当代文学秉持的地域特色,但又不拘泥于此,表现出超越地域的艺术追求。

  抗击疫情的文学表达

  对于2020年的西藏文学来说,新冠肺炎疫情始终是作家们关注的一个重大事件。西藏文艺界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抗疫号召,投身于各类抗疫活动的同时,还以文学创作的方式,表现了人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必胜信念;表达了对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由衷赞美和崇高敬意。西藏作协借助《西藏文学》这一平台推出专辑,刊登反映抗击疫情的优秀作品。其中的一些诗歌,由于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现出文学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传递正能量、弘扬人文精神的可贵品质。

  刘萱的诗歌《春天的背影——献给面对凶猛疫情的逆行者》,既有对凶猛肆虐的疫情的描写:“寒风,让每一个火热的胸膛刺骨疼痛。为避开那一支阴暗的毒剑,城市与城市、生命与生命、河流与山川、天空与大地、悲戚与悲戚、时间与时间都悲怆地抱紧了距离”;也有对英雄的中国人民正视灾难、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精神的讴歌:“这一刻,抛家舍子的你正焦急前行,时辰看不清你的面容,在亲人还没有来得及呼喊你名字的时候,你就依然消失在了午夜黑暗的苍茫里。请战书上,还带着青春体温的红色指印,如一面面展开使命的旗帜,在不忍向亲人告别的坚定里冉冉升起。”

  洛桑更才的诗歌《黎明前的黑暗,终究被光明摔得粉碎》写道:“还记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吗?/还记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路精神吗?/还记得用肉身筑起防线的抗洪英雄吗?/还记得抗击非典的那些战士们吗?/你肯定记得,我也记得,我们都记得/因为他们从未离去/因为他们,就是信仰和力量……黎明前的黑暗,终究会被光明摔得粉碎。”诗歌对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团结协作、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进行深情讴歌,表达了中国人民必将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

  沙冒智化的诗歌《武汉,西藏在呼唤你的名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生活在祖国西南高原上的普通民众,与身处疫情中的武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关系。诗中这样写道:“你用一座城市的名义/救活了爱的意义/粘在口罩上的噩梦会彻底昏迷不醒/我们很快会去武汉/走在大街上和他们握手……武汉和西藏之间的距离/有三千一百一十三公里/车程需要五十小时/但爱,没有距离。”

  这些来自西藏高原充满真情的诗篇,表达和倾诉的是生活在高原上的每一个人的心声与愿望,是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同呼吸共命运这一传统美德在当代的延续与拓展。当然,这也体现出西藏当代文学一直以来坚持的关注社会现实、书写人民生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现实主义品格和追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书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直是西藏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西藏当代文学中的“老西藏精神”“民族团结精神”等内容,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体现。新世纪以来,这种意识在西藏当代文学中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书写和表现。2020年,《西藏文学》第六期专门开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辑,专辑作品紧贴时代生活,呼应时代召唤,应合时代节奏,高扬时代精神,书写了生活在高原大地上的人们的动人故事。

  高扬的诗歌《硕督村》,聚焦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村,通过描述小村中各民族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生活情景,将历史与现实连通,既讲述了中华各民族自古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又表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现实状况。陈人杰的组诗《山海间》,通过对自己驻村经历和感受的诗意化书写,表达了神州处处是家园的家国情怀。吉米平阶的纪实散文《来自阿里的报告》以简洁的文字,在回顾阿里当代发展进程的同时,书写了近年来阿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讴歌了生活在阿里的各族人民之间的深厚友情和他们不畏艰难、团结协作建设阿里的奉献精神。张琦的报告文学《土林深处盛开的民族合欢花》,则讲述了一个为了爱和责任而坚守阿里高原的感人故事:出生于江南水乡的杨贵房因工作需要来到阿里,与藏族妇女次吉卓玛结下姻缘。他们相爱、相守的一生,正是中华民族坚守信念、携手共进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专辑中的作品,虽然只是从某个侧面来描述西藏的现实生活,但它们所具有的强烈鲜明的时代精神,很好地展现了西藏当代文学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的可贵品格和追求。

  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地域书写

  一直以来,西藏当代文学都秉持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情形在各类体裁的文学创作中均有所体现。在中短篇小说方面,作家次仁罗布的中短篇小说集《强盗酒馆》颇具代表性。这部小说集收录了次仁罗布近几年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从中可以窥见其创作的文学个性和艺术水准。这些作品既体现了次仁罗布对民族文化的追寻与思考,也表现了一些对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创作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品《强盗酒馆》,讲述了位于西藏某地一个小城的小酒馆里发生的故事,描绘了生活在高原上的普通民众生活情状的一个侧面,揭示出他们的精神世界。居住在小城的人们生活安闲自在,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亦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习惯。但次仁罗布并没有让这种具有地域色彩的风貌决定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而是用更为广阔的视野透视主人公——小酒馆老板娘的心理意识。酒馆老板娘对“偷盗”事件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宽容不仅仅出于传统文化与人为善的教导,更多的是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人苦楚与艰辛的本性,表现出一种感同身受的体恤。

  长篇小说方面,青年作家艾·尼玛次仁创作出版的《百年预言》受到广泛好评。《百年预言》通过益西桑布与央金两位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两家百年来错综复杂的关系,演绎了西藏社会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西藏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诉求。作品语言精妙,富有表现力,大量的民间谚语、俚语的运用,增添了小说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表现力。同时,作品文风自然、简洁、清新,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来看,都是西藏文坛近年不可多得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

  诗歌方面,诗人纳穆卓玛、沙冒智化、洛桑更才、陈人杰等创作的作品,既立足于西藏当地,又体现出多彩多姿的创作风貌。这些诗作在主题方面既有对个人情思的抒怀,也有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关怀,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纳穆卓玛的《给疼痛的春天种下格桑梅朵》《秋风起》《色林错》;沙冒智化的《冬影白》《石头文》《开花的时间》;洛桑更才的《我的父亲是个农民》《故乡老了》《青年说》等,都是值得关注的优秀诗作。其中陈人杰的《世界屋脊的瓦片下》产生了很大影响,展示出西藏诗歌的巨大魅力。这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歌,其语言简洁朴实但意绪饱满充沛,言辞率性直接但情感真挚饱满,表达巧妙而深情。诗歌的意绪在雪域高原和江南水乡两个相隔千里但又紧密相连的空间里飘荡穿梭,形成了巨大的空间跨越,增加了诗歌的审美容量。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