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解码]云南华宁陶,深受中原陶瓷文化影响   
来源:中国民族报社 李明铖 文/图 发布日期:2020-11-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华宁窑白釉绿彩罐 民国时期

  华宁窑绿釉三系罐 明末清初

  “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图画胜西湖”,明代诗人杨升庵如是描写高原明珠抚仙湖。抚仙湖水经南盘江流入珠江水系。在广阔宁静的抚仙湖和豪放不羁的南盘江之间,有着一片神奇的土地,这就是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华宁县城北面的华盖山下有个碗窑村,是华宁窑陶器的主要产地。

  地处滇中腹地的华宁县,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战国至汉代滇文化的墓葬出土文物中,陶器占了很大一部分,有罐、壶、釜等。南诏大理国时期,玉溪的陶器生产也很多,有陶质火葬罐、灰陶、黑陶,还有酱釉陶和绿釉陶。

  最早对华宁碗窑村进行学术调查的是考古学家石璋如先生,他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从昆明前往碗窑村调查,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写成了《云南华宁碗窑村的窑业》一文。该文是最早关于华宁窑业的调查报告。

  2008年9月,华宁县文化局对碗窑村做过调查,在窑址中发现白釉、紫釉(铜红釉)、酱釉、绿白釉等残片,可辨的器形主要为碗、盘、杯、碟、香炉等生活用陶和瓦兽、琉璃瓦、柱础等建筑陶,以及大量的窑砖、匣钵、垫饼等窑具。这些陶器残件标本与华宁陶的传世作品得到相互印证。

  2015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博物馆、玉溪市文物管理所、华宁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调查研究小组,对碗窑村龚家窑等三处窑址所在地进行了部分勘探工作。勘探显示,碗窑村烧制陶器的时间大致开始于明初,历经明、清、民国,一直延续至当代。

  明初时期,华宁窑主要生产青釉和青花瓷器,其造型、纹饰与玉溪窑属于同一类型。明代晚期,受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影响,华宁窑放弃青花瓷生产,改烧釉陶。从历史背景看,云南虽地处西南边陲,但与内地的联系和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元代以前,云南就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内地移民大规模迁入云南始于元代,至明代形成移民的高峰。位于华宁碗窑村慈云寺的《重建慈云寺功德碑》,记述了明洪武年间景德镇窑工车鹏至华宁碗窑村建窑烧陶及明初以来碗窑村制陶的状况:“治北里许,华盖山下,大明洪武年间,有车姓者由江西锦(景)德镇来滇,卜陶厂于此,为生活计,继则汪氏、张氏、彭氏、高氏、仲氏以及范、刘、柯、杨诸姓因亲及亲,因友及友接踵而至,遂萃处焉……”

  内地移民的迁滇,特别是从事窑业生产的匠人的到来,与云南当地各民族逐渐融合交流,传播推广农耕技术,发展手工业。云南地势多山,便于顺势搭建龙窑,移居匠人带来的陶瓷烧制技术与当地的瓷土、钴料和森林资源的结合,使陶瓷的生产得以发展。这些内地移民既是陶瓷的生产者,又是陶瓷产品庞大的消费群体,有力地促进了华宁窑业的发展。

  此外,结合内地陶瓷的生产状况看,明晚期,宜兴、石湾等窑口均在明末仿造烧制宋代的钧窑器,制作釉层肥厚、釉色丰富具窑变的釉陶,这类产品被称为“宜钧”或“广钧”。到清代中期,华宁窑也仿烧河南钧窑瓷器,釉色变化丰富,陶质细腻,主要釉色有月白、灰绿和红釉。

  咸丰年间,碗窑村窑业一度因战争受到重创。清末滇越铁路的开通,为华宁陶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窑业的发展。从史籍记载上看,清末民初华宁陶是云南著名的特产。民国后期开始,华宁窑大规模烧制琉璃瓦等建筑陶瓷,是云南地区建筑陶瓷的主要产地。抗战爆发后,社会的动荡、经济的崩溃使华宁陶器生产逐渐走向衰落。

  总的来说,云南华宁依托山势适宜建造龙窑,周边也都蕴藏着适合烧瓷的瓷土与长石,富有陶瓷生产原料。同时,这里河谷遍布,有利于成品运输及外销。华宁陶借鉴中原文化,最终在联结和融合中,形成承载丰富文化内涵而又独具特色的陶瓷文化。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