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非遗同行——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侧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周芳 发布日期:2020-10-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来自湖南湘西的绣娘展示民族服饰。

  贵州绣娘在展示松桃苗绣技艺。

  内蒙古赤峰市的说唱艺人在进行《格萨(斯)尔》说唱展示。

  山东艺人在展示泥塑兔子王制作技艺。

  8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46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集中参展参演,现场观众近10万人次;“非遗好物”云销售、“匠人匠心”云竞技等“云端”活动精彩不断,7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走上云展厅;“网红非遗”直播带货30场,宣传、打造网红非遗商品……

  10月23日至27日,以“全面小康 非遗同行”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非遗博览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展示非遗保护传承、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成果。

  1

  沿着总书记的非遗足迹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一些非遗项目点赞。

  本届非遗博览会线下展馆“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缘展”板块,集中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时考察过的1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彰显了党中央对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对非遗传承人的关怀、期望。

  23日上午,在湖北省级非遗项目武汉剪纸的展台前,许多观众驻足欣赏,用手机拍摄非遗传承人毛明月现场雕花的场景。

  一张金箔纸上,只见刻刀宛如游龙,不到10分钟,一幅栩栩如生的“蝶恋花”便活了起来。与北派剪纸注重“剪”不同,武汉剪纸重在“刻”,属于雕花剪纸,作品纹路精细、疏密有致。

  博览会上,毛明月展示了2018年创作的长卷剪纸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湖北行》。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考察时,毛明月向总书记介绍了剪纸技艺的传承情况。“把它传承下去,要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充满温情的嘱托让毛明月暖到心底,也燃起了他更多创作激情。

  今年春节,毛明月在家中创作了一系列武汉抗疫主题的剪纸连环画。作品《战“疫”日记》上,钟南山、张定宇等抗疫英雄目光坚毅,医护人员奋战一线抢救患者的场景,被一把雕刻刀永远定格。

  传唱千年的英雄史诗《格萨(斯)尔》,被誉为世界上演唱篇幅最长的史诗,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典型。

  在展馆现场,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格萨(斯)尔》说唱艺人,伴随四胡、马头琴等传统乐器的演奏,讲述着格萨尔为人间铲凶除恶,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故事,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第一次现场聆听《格萨(斯)尔》史诗说唱,我感到非常震撼。”济南市民张先生说。

  此次领队参与展演的敖特根花是《格萨(斯)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巴扎木苏的徒弟。近年来,她积极参与当地组织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教孩子们演唱,告诉孩子们这是一个追求和平和团结的故事。”

  演唱呼麦的说唱队成员苏力德夫是一个出生于1989年的小伙子,“跟着前辈们边演边学,《格萨(斯)尔》说唱到我们这一代不能断,要继续传承。”他坚定地说。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非遗的足迹,观众近距离体验着赫哲族伊玛堪说唱的神秘古朴、西湖龙井的茶韵悠长、粤剧的艺曲华裳,从中领略非遗之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走进扶贫就业工坊

  见证脱贫攻坚路上的非遗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带动城乡就业、促进脱贫增收的资源优势。本届非遗博览会在线下设置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区,重点展示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自2018年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后,设立的10个重点支持地区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及部分国家级贫困县的非遗扶贫项目。此外,展区还特设“鲁渝非遗扶贫展”和济南市对口扶贫地区“湘西非遗扶贫展”。

  走近西藏尼木古宝商贸有限公司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展台,浓郁的木材香料味扑鼻而来,国家级非遗藏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旦增曲扎正在现场制作传统手工藏香。

  旦增曲扎出生成长于藏香发源地之一的尼木县,从13岁开始学习藏香制作技艺,并在2010年创办了西藏尼木藏香古宝商贸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藏香产品、传承藏香文化。

  “2019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扩大公司厂房面积,成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招收贫困户员工18名,他们一年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旦增曲扎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尼木县共有非遗项目相关合作社88家,已为1765人提供就业岗位。其中,从事藏香制作的有525人,年生产藏香50吨,年产值达5700万元。

  在新疆墨玉县喀尔赛镇乐器工坊展位,来自喀尔赛镇巴格其村的村民阿卜力米提·萨塔尔、阿卜杜海比尔·萨塔尔兄弟一边弹奏新疆传统乐器一边演唱,给展演现场带来了一股浓浓的“新疆风”。兄弟俩都是2018年加入工坊制作乐器,如今每人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收入比之前强多了。”弟弟阿卜杜海比尔·萨塔尔腼腆地说。

  2018年,墨玉县喀尔赛镇乐器工坊依托和田买合木提夏克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建立,积极吸纳巴格其村群众学习制作传统乐器,促进他们就近就业,并通过非遗扶贫培训活动,增强他们脱贫的信心和动力。“目前工坊已经形成‘非遗+工坊+实体店’的传承发展模式,工人中有贫困户村民7人,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元。”此次领队前来参展的工作人员马尔哈巴介绍说。

  在此次非遗博览会上,湖南省有5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苗绣、蜡染、竹编等产品亮相。在湘西七绣坊公司展位前,负责人石佳介绍,公司已经培训了1000多人学习苗绣,培训合格后与公司签约就业。目前公司共有签约绣娘4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1人。

  据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人员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南省51个已摘帽贫困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52家,参与群众12.9万人,带动建档立卡户7.2万人在家门口就业,助力6.8万人脱贫。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借助非遗项目开展“非遗+扶贫”、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活动,开辟了脱贫攻坚新路径,成效明显。

  3

  讲好黄河非遗故事

  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黄河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有很大比例,它们伴随黄河而生,在两岸民间世代相传。

  “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展”的设置是本届非遗博览会一大亮点。这一特色板块以“大河上下,生生不息”为主题,选取传统泥塑、羌笛制作及演奏技艺、皮影戏、民族服饰刺绣等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从衣、住、行、用四个方面讲述黄河非遗故事,展现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中的黄河精神,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在这一展区,材质独特的兰州羊皮筏子十分吸睛。清光绪年间兴起的羊皮筏子,以羊皮为囊,充气、扎缚后以木架捆绑而成,是一种古老的水上运输工具。

  今年69岁的非遗传承人张德宝介绍道,“羊皮筏子的特点是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一个羊皮筏子的制作需要半年时间,要经过几十道工序。”

  2006年,兰州羊皮筏子被列入首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老的羊皮筏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张德宝便凭借着娴熟的制作工艺和驾驶本领,用羊皮筏子搭载游客观光,感受黄河漂流风情,在发展特色旅游项目中传承这一宝贵的黄河民俗文化财富。

  非遗绣服饰,服饰秀非遗。织绣印染、华冠丽服,共同构成了“大河上下·衣”板块展厅。藏、彝、裕固、蒙古等民族服饰与微山渔家虎头服饰一同展出,多种文化元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服饰色彩鲜艳,精巧华美。2007年,玉树藏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自玉树的更嘎昂江在当地经营着一家传统藏族服饰生产制作作坊,此次他带来了自己制作加工的5套服饰参展,“玉树的藏族服饰有常服和礼服之分,区别主要在于原材料的不同,常服以各种布料氆氇为原料,礼服以毛呢、绸缎等为原料。”近年来,搭上旅游开发的快车,更嘎昂江的藏族服饰也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一件手工制作的礼服可以卖到五六千元。”

  除了服饰,精美的绣法也令人瞩目。青海省选送参展的河湟刺绣风格古朴、品类丰富、色彩明艳,包括盘绣、堆绣、平绣、绒绣、皮绣等多个绣种,兼采众长,体现了多民族的交流融合。此外,陕西澄城刺绣、山东鲁锦织造技艺、四川蜀绣和羌族刺绣,既有共通之处,又各有特色,让观众在观展中感受悠久绵长的黄河文化。

  (本版图片均由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拍摄)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