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弘扬敬老孝亲传统。图为表演者演出模特秀《长街宴》。 新华社记者 谢子艺摄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又是一年重阳到。
重阳节,又有重九节、老人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诸多别称,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在佩茱萸、登高山、食蓬饵、饮菊花酒中感时序、忆旧时、念家乡、思亲朋、敬孝亲、祈安康。重阳节习俗从最初的祭祀祖先、慎终追远发展至孝老爱亲、追求团圆,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人伦孝悌的厚重意蕴,寄托着人们祈愿国泰民安和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一个在秋天绽放的节日
中华传统文化对秋天有着独特的解读。秋天是丰收时节,是收获和充实的象征。重阳节为每年秋季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一个岁时节日。《周易》中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寓意到达阳气顶峰,世间万物走向华丽。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考察,重阳节最初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秋祀”,《吕氏春秋·季秋纪》中记载:“(季秋之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意思是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祖先,以谢天帝、祖先恩德。三国时期,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出现了明确的重阳节日期:“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可见,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及至唐宋,重阳节习俗活动日趋多样,节日庄严神秘的气氛慢慢消解,并逐渐向礼仪型、娱乐型转变。据说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宴饮时所作,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苏轼的《浣溪沙·菊节》《西江月·重九》等佳作,至今为人们时时吟诵,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诗意。
上世纪80年代之后,重阳节敬老孝亲的文化内涵更加凸显。1987年6月23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北京市敬老日”。此后,甘肃、山西、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省市纷纷出台法律、政策,将重阳节定为本地的“敬老日”。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国家层面和法律维度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彰显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个民俗活动丰富的节日
历经多年的融合发展,重阳节祈福祈寿、敬老孝老的文化内涵已为各族人民所认可,登高赏秋、饮宴食糕、观菊佩萸等节俗活动亦多样且富有意趣。
登高赏秋是重阳节习俗的核心呈现。在古人的观念中,重九是阳数之极,这一天亦值阳气下降、阴气上升,两气相交、不正之气趁机弥散之时,人们在此时登临高处,既可顺应阳气上升,又能躲避毒邪的侵害。正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月令》中云:“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而另一位唐代诗人李益在《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中亦云:“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现代社会,登高赏秋更显示出人们娱心健体、祈福辞青的智慧。重阳时节,天朗气清、叶红菊黄,正是登高赏秋、祈愿祝福的大好时光。在天津,重阳节当天,人们邀请亲朋好友登上三岔河口畔的玉皇阁、望海楼、鼓楼等高处赏秋;在广州,广大民众重阳节前夜扶老携幼、呼朋引伴、手持风车登上白云山摩星岭祈福,直到次日下山回家,“广州重阳登高”还被列入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北京、上海、贵州、甘肃等地也都有老人带领全家踏秋辞青的习俗,相沿不辍,影响深远。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另一个民俗文化符号。“糕”与“高”谐音,吃糕意味着“持续高升,延年益寿”,含敬老惜老之情。清代的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京城的重阳花糕上剪五色彩旗作为旗帜,取阴阳五行平衡之意,用来供奉家堂或馈赠亲友。重阳之日食糕宴饮既是一种聚会交流,又兼顾敦亲睦友的社交需求,这些民俗活动使得重阳节成为调节、维系和融洽社会关系的重要时节。
赏菊、佩茱萸是重阳节习俗的一大雅事。菊花与茱萸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更是一种情感符号。黄色的菊花和鲜红的茱萸是人们思念家乡、把酒言欢、寄情亲友的见证者。独在异乡的诗人王维所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时至今日,我国各地各族人民观菊佩萸、晒秋踏秋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充满孝老爱亲的文化意趣。菊花是开封市的“市花”,被开封人民称为“秋日之花”“老人之花”。开封市龙亭景区亦成为一年一届的全国菊花花会和老人节庆典的主会场,重阳佳节在当地俨然成为老人节和菊花节的合奏。而在江西婺源篁岭古村,每年的九月初九会举办隆重的晒秋节,晒秋意味着果蔬的成熟,是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也是家中老人最为欣慰的时刻。2014年,“篁岭晒秋”被原文化部列为“最美中国符号”。
一个孝亲团圆的节日
中华民族讲求“百善孝为先”“诗书立业,孝悌做人”。古代历朝推行孝治天下,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礼俗互动中实现社会治理和调节社会关系。进入现代社会,重阳节习俗虽呈现出地域性、多样性的特征,但“敬老孝亲”始终是各地各族人民的习俗核心主线。
我国各个民族都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世代相承,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云南,布依族的祭“老人房”、白族老人的“坐花轿”、景颇族的“敬老会”、哈尼族的“敬老节”等,虽各有千秋,但都闪烁着动人的德孝美。在广西,壮族一直将重阳节视为祝寿节,风俗之一就是晚辈要为年满60岁的老人置办寿粮缸。壮族人民认为,吃完这缸满是后辈孝顺亲情的米,老人就能延年益寿、消灾祛病。此外,还有朝鲜族跳象帽舞为老人祝寿、苗族好酒先敬长者、藏族辞旧迎新老人吃第一碗、蒙古族鲜嫩羊肉敬奉老人、锡伯族见了老人要“打千”等,虽形式各异,内涵指向性却是一致的。
中国人民自古认同“家国同构”,以“家”为核心的孝亲团圆意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支撑。在人口深度老龄化与全面实现现代化交叠的今天,重阳节孝亲团圆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度,增强了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满足了人们的情感诉求,提升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在变动不居的时代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四时佳节是重阳”。敬老孝亲是重阳节的文化内核,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托。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尊老传统的民族,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诗句。未来的日子里,凝结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孝老爱亲情怀不会改变,尊重自然、祈福感恩的文化心理不会改变,家国同构、民族团结的爱国情怀不会改变,这些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