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那坡县水弄屯,脱贫后的苗族姑娘以自拍表达喜悦之情。 选自《边境十二年》 李永锋摄
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母亲带着孩子一起采摘枸杞。
选自《枸杞红了》 马鑫摄
随着城乡交通的发展,曾经的马帮人已经走向新的生活。 选自《马帮十年》 张伟摄
10月11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永久收藏暨颁奖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程朝贵等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摄影师获得活动主办方颁发的永久收藏证书和奖杯。当日,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的重要板块,2020·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拉开帷幕。中国民族博物馆还举办了以“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档案的民族影像志实践”为主题的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高层论坛。
自2016年创办以来,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以珍藏和留存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为宗旨,使影像成为培育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情感凝剂。经过前两届的积淀和实践,本届摄影展呈现出诸多新亮点、新景象。
1 创作者参与热情高涨呈现“高峰态势”
自今年4月活动启动以来,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活动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990名摄影师的1944组投稿作品,其中250组作品入围,20组作品最终入展。与往届参赛作品相比,本届作品普遍彰显创作者对影像记录广度的有力拓展与观察深度的进一步挖掘,体现出其对文化主体的尊重及对真实性、整体性、深刻性记录原则的自觉追求。
“‘双年展’不是简单的摄影技术比拼或艺术美感选美,而是倡导以影像来进行对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与当代变迁的记录与书写。本届投稿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呈现出‘高峰态势’。很多摄影师都是以学者的研究态度、花费大量时间来投入,带着责任和使命创作。”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表示。
映画廊艺术总监、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评委那日松认为:“这应该是三届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评选了!从这些高品质的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中国民族影像志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本届入展的诸多作品都呈现出较长的时间跨度,历史的纵深感一览无遗,而这都来源于创作者深耕一线、厚积薄发,孜孜不倦地对创作主题的凝视和追踪。
作品《尧告——中国西部山区少数民族村落的一个样本》的背后,是作者蒋建雄在近20年里,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苗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记录和研究;《马帮十年》则是作者张伟在历经10年的关注后,对17位赶马人的深情回望;《异乡·故乡——新疆伊犁俄罗斯族人迁徙历程及演变》以4个俄罗斯族家庭为样本,记录了他们在新疆与各族人民亲密相处,视新疆为故乡的生活图景……
诚如郑茜所言,从本届投稿作品即可窥见,记录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影像表达正在摄影师们的躬身创作中日渐丰富和完善,民族影像志的概念也在这一创作群体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得以深化。
2聚焦现实议题 留存时代记忆
“从本届投稿作品中,我们看到全国各地有不少‘志’式摄影的高手,他们深入田野,用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用‘志’式摄影的方式来记录各民族厚重的文化事项。在中国社会变迁的情况下,用记录的影像展开文化的描述,是历史赋予影像工作者的责任。”民俗摄影师、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评委韩连贇表示。
走进本届摄影展现场,一幅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当代生活画卷徐徐展开,入展作品以深刻的人文情怀、深入的观察视角、高度的审美意识,留下了各民族社会生活发展变迁的真实瞬间和场景,记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摄影师马鑫的作品《枸杞红了》,生动展示了宁夏西海固地区妇女奔赴四处帮助种植户采摘枸杞、勤劳致富的生动故事。鲜红的枸杞,就是她们增加收入的“幸运果”;《乡村巨变:岜沙1989-2019》记录了贵州省从江县岜沙村从贫穷落后的山村逐渐发展成人文旅游景区的过程,用影像定格建新楼、修公路、乡村表演等珍贵瞬间;作为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文联的工作人员,李永锋将镜头对准中越边境大山深处的水弄屯,将其发展变化凝聚成作品《边境十二年》,该组作品中新近拍摄的是屯里苗族姑娘的自拍照,画面中,脱贫后的苗族姑娘们真情流露……
“本届投稿作品中有大量反映脱贫攻坚事业的精品力作,摄影师们真正深入基层、融入乡村生活,关注一个个真实具体的人物,通过描摹他们的生活故事和精神面貌,展现新时代各族人民交织的情感、幸福的生活。”郑茜说。
3深化创作意旨 凝聚民族精神
民族影像志摄影的创作,不是一朝一夕便告成功的快手记录,而是需要摄影工作者花时间、下功夫打磨的影像成果。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朱靖江表示:“本届入选作品当中,有诸多凝聚了老一辈摄影家毕生记录边疆民族的心血,也有年轻摄影师对当代生活的追问与反思。这种对家国岁月的影像书写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诗意文献。”
本届摄影展的征稿主题为“守护·兼融”,与前两届相比,在主旨上有所深化。“这一主题要求创作者跳出个人化的视角,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展现活态发展的文化,于社会历史激流中,用作品记录各民族喜怒相连、忧乐与共的共同体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郑茜表示。
入展作品《异乡·故乡——新疆伊犁俄罗斯族人迁徙历程及演变》的作者王晴,已经参加了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其间的投稿历程也见证了她在创作上的进步。“三届活动以来,我对创作主题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摄影展陪伴我,也指导我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地创作,完成更多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好作品。”王晴感慨道。
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是当代文艺创作者的光荣使命。本届摄影展中创作群体的广泛性、作品反映主题的多样性与深刻性,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和深度。这些视觉化书写方式的记录,集中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形塑出新时代的中国记忆,也因此成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凝剂。
为进一步壮大中国民族影像志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学者队伍,在颁奖仪式上,中国民族博物馆还特聘摄影艺术家朱宪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柳军担任中国民族影像志学术委员会顾问,特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民族学与人类学联合会视觉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席鲍江等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摄影师应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刻的理论指导,从真实性和时代性出发,记录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传递民族精神。这是民族影像志摄影创作的关键所在。”朱宪民表示。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