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曲水县农牧民身着盛装,开展赛马、赛牦牛等活动,欢度望果节。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贵州从江地区庆祝吃新节。 卢志佳摄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首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和农业大国,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农业实践深刻地影响了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精神文化,各民族祈愿五谷丰登、庆祝享受丰收的传统和民俗活动亦代代相传。
虽然各地庆祝丰收的方式不同,但感恩土地、祈盼美好的心愿是共同的。在悠久的农耕传统中,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从久远的寄托到新时代年轻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凝重而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期许和重托。
彰显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弘扬
我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耕历史悠久,农耕文化丰厚。可以说,中华文明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农耕文化。
说到农耕文化,必然要说到土地,这是农业的根本。历史上,农耕社会的基本特点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一切生产生活资料都来源于土地,生、老、病、死也都离不开土地。故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时期,先民们对土地都极其依赖和极度依恋,土地崇拜早已有之。《礼记·都特牲》有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意思是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完全依赖于土地,故“亲于地”,并予以“美报”“献祭”,土地崇拜由此产生。但“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汉书·五行志》)。在这里,“社”指土地神,祭祀社神的日子就是“社日”。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从天子到诸侯凡有土地者皆可立社,包括民间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依据古俗,人们每年对社神要进行春秋两祭,即所谓“春祈秋报”。“春社”意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社”意在感谢福佑恩赐、庆贺丰收。唐代诗人王驾的《社日》一诗:“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描述的正是春社之情景。清代诗人黄敬的《秋社竹枝词》“相逢相问属秋天,共说今年胜旧年。田祖有神宜报赛,吹箫击鼓备芳筵”等诗句,则刻画了一幅年成丰稔、牛羊肥美、睦邻欢聚之场景。
随着时代变迁,一些地方的社日逐渐与其他节日合并,如春社与二月二合并,秋社与中秋节合并等。而在另外一些地方,秋社习俗则逐渐演变成为庆祝丰收的民俗活动。如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非常流行的十成节,就与秋社习俗有着渊源关系。据民俗资料显示,十成节时间一般在农历十月初十前后。人们相信十月初十代表十全十美,是收秋之后最完满的一天,因此要在这天感谢土地的恩惠。
古代农业社会的节日大多都与节气时令有关,因此传统节日都以协调人与季节物候的关系为核心,遵循农耕活动的时序,遵循国人特有的时间制度和时间观念,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我国将中国农民丰收节定于每年秋分,既兼顾了南北各地的秋稔节候,又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弘扬的深意。
表达感恩土地、祈盼美好的心愿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庆祝丰收的仪式和活动随处可见。比如十成节,就是汉、壮、彝、哈尼、京等多个民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十成节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当地最主要的节日之一。在南宁吴圩镇周村,每至十成节,出门在外的人们都会赶回老家。节日当天早晨,家家户户做糍粑。中午,大家一边聚餐,一边分享丰收的感悟。到了晚上,青年男女则进行山歌对唱,尽情狂欢。在桂林阳朔普益乡留公村,十成节也被称为十月香,大家会举行拜祭仪式,表演舞龙、舞狮、戏曲、秧歌等。那坡县的彝族也过十成节,亦称十月年、小年、庆丰节,是仅次于火把节的重大节日。
哈尼族的十成节一般历时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节期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节日。节日的头天拂晓,人们忙着杀猪宰牛,烹制各种美味食品,祭祀祖先,款待周边兄弟民族客人。节日当天,白天要举行荡秋千、打陀螺、摔跤等娱乐活动;晚上则燃起熊熊篝火,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有些地方节日期间还要举行全寨人同饮团结幸福酒活动,即各家各户将烹制好的各种美味佳肴用小簸箕端到街心,按顺序摆在长长的篾垫上,全寨人同饮共食,共享丰收的喜悦。
而在广东潮汕地区,十成节在农历十月十五这天进行。当天,人们用米筒装满新米,在米筒周围贴一圈红纸,当作五谷神位祭拜。
除了十成节,一些独具特色的庆丰收节日和活动也在各地上演。
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望果节,就是当地农民欢庆丰收的民俗活动。“望”是指庄稼,“果”是转圈的意思,“望果”意即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望果节最早流行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后在西藏的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阿里等地广泛流传。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时举行。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抬着用青稞、麦穗编成的“丰收塔”,举着标牌、彩旗,列队绕着田间地垄游行。大家一边走,一边不停地高呼着招财引福的吉利话语。转完田间地头后,还会举行赛马、演戏、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苗年,亦是苗族的丰收节,一般在秋收完毕、一年农活基本结束时举行。每到苗年,人们会搬出喜爱的芦笙和铜鼓来尽情欢乐,一寨又一寨的芦笙盛会一直会持续到来年的二月。其间,家家户户都要清扫门户,准备丰盛的食物。节日当天一大早,人们在火塘边祭祖,还会给牛鼻子上抹些酒,表示对其辛苦一年的感谢。
此外,黔、湘、桂等地,还有过尝新节(也称吃新节)的习俗。节期多在农历七月,时值新谷成熟、收成满仓,人们将新米煮成新饭,加上丰盛的酒菜,享祭祖先和土地神灵,以感恩神灵庇佑,预祝来年丰收。
赋予节日新时代文化内涵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新时代民俗文化创新的典范,必将在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一,有利于培育人们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传统农耕时代,生产技术极其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刀耕火种、肩挑背扛,完全靠天吃饭,时常遭受旱涝灾害、虫灾以及瘟疫、疾病等的困扰和威胁。人们通过“春祈”活动祈求丰收,不断点燃生活的希望,增加战胜困难、夺取丰收的信心和勇气。秋收之后,人们以“秋报”的形式感恩土地、欢庆丰收,表达丰收后的喜悦和朴素的感恩之情。同时,一年一度的丰收节狂欢,也成为激励人们辛勤劳作以夺取来年丰收的美好期盼。
其二,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通过丰收节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使其成为许多传统民俗文化表演、展示的平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活动中得以弘扬与传承。
其三,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丰收节习俗,有些同源异流,有些互相影响,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丰收节传统。丰收节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最后,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呼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农村振兴、农业发展、农民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举办丰收节可以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投身进来,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精神层面必将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热情和信心。同时,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载体,可以很好地展示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多样的文化产品,可以让全社会都真切感受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