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导演苗月:主旋律电影就是要唤起观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周芳 发布日期:2020-09-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电影《秀美人生》剧照

  用光影礼赞时代精神,以情怀抒写秀美青春。日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策划和组织拍摄,中宣部和国家电影局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的扶贫题材电影《秀美人生》在全国公映。影片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黄文秀为人物原型,真情讲述了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动人故事。

  壮族姑娘黄文秀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2018年3月,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其间,她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年轻生命。

  为了以艺术的形式再现黄文秀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导演苗月率领主创团队和广西本土作家多次深入到黄文秀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寻找素材,聆听每一个关于黄文秀的故事,捕捉每一个温暖人心的细节,精心打磨剧本。从今年2月22日开拍到7月完成后期制作,150多位演职人员跋山涉水,昼夜工作,共同打造了《秀美人生》这部精品力作。

  近日,就电影《秀美人生》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等,导演苗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 塑造扶贫干部群像,鼓舞年轻的“战士”

  记者:自8月下旬以来,电影《秀美人生》已先后在广西各地上映;8月25日还在黄文秀驻村的百坭村举行了“送电影进村屯,陪文秀回百坭”为主题的放映仪式,把“文秀”带回百坭村;9月6日起,影片在全国公映。截至目前,影片的社会反响如何?您认为在2020年这一脱贫攻坚关键之年,《秀美人生》这样的影片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是什么?

  苗月:电影的反响热烈。我们在百坭村见证了观影现场,很多干部群众在观影过程中几度流泪,感慨颇多。记得在调查观影感受时,一位小伙子激动地说:“在文秀的精神的鼓舞下,我现在也担任了第一书记,也担起了扶贫的一份责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些都让我特别感动。

  黄文秀的事迹感召着社会,精神鼓舞着人心。读书改变了从农村走出来的黄文秀,她也希望改变那片土地上的贫困乡亲。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让她有了实现这一愿望的路径,所以她义无反顾地走向了百坭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在拍摄采访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一组数据,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脱贫攻坚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下沉基层,这是一组令人感动的数据。脱贫攻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有很多年轻人和黄文秀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挥洒青春与热血,默默奉献自己,他们是年轻的“战士”,值得同龄人共享这段社会记忆。所以,影片塑造黄文秀的形象,其实也是在塑造新时代年轻扶贫干部的群像。

  印象深刻的是,在乐业拍摄的最后一场戏,是黄文秀牺牲之后的镜头。那天迎来了一个久违的艳阳天,很沉静、很明亮,拍摄的画面是几百名驻村工作队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青春的面孔、青春的力量,他们和黄文秀一样,是我们民族的希望,那画面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我们希望,黄文秀的故事让那些有着同样经历的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感动的同时,他们还有一种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他们从黄文秀身上能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成长,同时也获得荣誉感、增强使命感。在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刻,能够对扶贫干部起到一种激励和鼓舞的作用。这就是影片想要达到的一种社会效果,也是其社会意义和价值所在。

  ◆ 以纪实手法还原一个年轻人的人生故事

  记者:以文艺形式展现英模形象,是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重点,但也是难点。您如何理解黄文秀这一英模人物?在电影中是如何表达和塑造这一人物的?

  苗月:实话实说,拍这部电影我的压力很大。黄文秀是时代楷模、是榜样,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她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们告慰文秀、怀念文秀的一种方式。

  但我们面临的一个难点是黄文秀人生历程比较短暂,经历比较简单。我们该如何讲好她的故事,诠释好她的精神呢?很难的问题有时候可以用简单的办法去解决,就是回归到生活、生命最本真的讲述中去,找到黄文秀人生经历中最能被大家认同并引发感触的点,挖掘她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

  从去年8月初开始,我带领创作团队到广西采访,在百色黄文秀工作过的地方、在田阳黄文秀父母居住的地方、在乐业黄文秀进行扶贫的地方,循着文秀走过的路,渐渐地走进她、了解她。我不敢说完全读懂了她,但我在努力读懂她、接近她。她是善良的人,每个人说起她都很感动,她就像邻家女孩一样,帮助所有人,真心真情地关爱每一个贫困户。

  从艺术表达上来说,写实是电影《秀美人生》的最大特点,用观众的话来说就是很有生活的质感。电影中的情节,在黄文秀的驻村工作中都能找到原型。同时,电影还尽可能以还原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情感的视角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凸显黄文秀作为一个年轻人最生活、最普通的一面。正是这些生活日常,融进了她的乡情、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家国情怀,组成了她的“秀美人生”。这样的讲述可能不那么宏大,但是我们希望透过这样的讲述,让观众看到文秀的人生选择和意义。

  ◆ 希望更多年轻人关注农村,关注乡村发展振兴

  记者:“你问我为什么回到乡村来,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有些青春总得在遥远的乡村秀一秀,年轻人的态度就是乡村的未来……”这是电影《秀美人生》主题曲中的一段歌词,是否同时也包含着您创作中的乡土情怀?

  苗月:在《秀美人生》中,年轻的黄文秀和她的队员们,穿着乐业县扶贫工作队的红色队服,在绿色的山林中,这些跃动的红色特别醒目,与人们在石山中开凿出来的黄色泥土,一起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彰显了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生机与希望。黄文秀身上最打动我的品质就是,她自己可以一步步走远、走高,但是她的情感一直柔软地贴着生育她的土地,不离不弃。

  细细想来,从《天上的菊美》《十八洞村》到《大路朝天》《大火种》《秀美人生》,我拍摄的这几部电影都与乡村、土地有关,也让我对乡村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精准扶贫的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也是留住乡愁,呵护土地,让我们的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过着更幸福的生活。所以,电影《秀美人生》的创作意义还在于,呼吁更多人特别是更多年轻人关注农村,不只是帮助农民脱贫,还要关注乡村发展振兴。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有着很深的意义,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去努力实践。

  ◆ 有情怀和坚持现实主义,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应当具备的品质

  记者:近年来,扶贫题材影视创作形成了一股热潮,从2017年的《十八洞村》到今年的《秀美人生》,时隔3年,您再次创作拍摄了扶贫题材电影。在您看来,一部优秀的扶贫题材电影,应当具备怎样的品质?

  苗月:《十八洞村》和《秀美人生》两部影片是精准扶贫的“一体两面”,《十八洞村》讲述的是被帮扶者的人生故事,重点是“为什么要帮”;而《秀美人生》讲述的是帮扶者的人生故事,重点是“如何帮”。能有幸参与两部影片创作,我也算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扶贫题材电影属于主旋律电影,主旋律电影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体现主流价值观,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里都是一样的。一种共同的情怀,更能唤起观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所以主旋律电影要有澎湃的家国情怀、英雄情怀,引领时代精神。情怀的表达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这种情怀才能更深更浓。当然,在表达情怀的时候,常常会不由自主地使用诗意这种手段。我们追求更生活化、更接地气、更生动、更让人感动的方式讲述故事,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用诗意的画面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本版图片由苗月提供)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