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娘沈秀荣靠着壮锦居家增收,已于2018年顺利脱贫。
“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这首清朝时忻城举人莫震写下的《忻城竹枝词》,描述了壮锦在广西忻城发展鼎盛时的场景。而今,在广西忻州、龙州、南宁等地,此等景象再度重现。经由“非遗+扶贫”的助力,体现壮族人民崇拜天地、向往美好生活的壮锦为巧手织娘们铺就小康路。
8月17日,2020年龙州壮锦技艺工坊收益发布会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举行,47名居家就业的织娘共领到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派发的14.7万元收益金。幸福的生活与美好的愿景,在织娘们的指尖绽放生花。
建立技艺工坊 实现传承与扶贫双丰收
作为四大名锦之一,广西壮锦——我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是其中唯一出自民间的丝织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壮锦是用棉或麻的股纱作经线,再用彩色丝线织入起花,花纹多用几何图形,色彩鲜明,具有鲜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美观又结实耐用。
在龙州县板池屯,织锦技艺代代传承。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龄孩童,几乎都能摆弄几手这一村中女子必修的“女红课”。
“她的脚还够不着踏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坐在织机前闹着要学织壮锦了。”织娘李雪娇一边介绍,一边欣慰地看着自己刚满12岁的女儿潘俊欣。从小在织机旁长大的潘俊欣,对这项民族技艺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虽然她自2019年起才正式开始学习壮锦技艺,但已能沉着熟稔地用竹片拔纱,精挑细编,颇有“接班人”的架势。
李雪娇说,因为学业等方面的原因,女儿目前尚未能独立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但女儿能帮上的忙可不少,张罗配线、布置织机、织花编穗……做起来都有模有样。今年发放的第二季收益金,李雪娇领到了3606元,她说,这里面有女儿的一份功劳。
坐在古旧的脚踏提花织锦机前,潘俊欣正在织围巾。黄、白、蓝3种颜色在经纬交错的编织之下,光滑平整地寸寸递增,并逐步呈现出多种渐变的色泽。伴随着“哐当、哐当”的声响,传统织锦技艺的迷人魅力一展无疑。
为了保护和传承织锦技艺,促进村民增收,2016年,在原广西文化厅的支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指导下,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广西壮锦山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在板池屯建立了龙州壮锦技艺工坊。工坊对织娘们进行培训,并组织生产和统一销售。在工坊的带动下,全村170多户有50多户加入了织锦队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
在不断地开班培训及传承人的传帮带之下,织锦这项古老的技艺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新颜,且越加鲜亮。
激活非遗资源 让百姓居家致富
在收益发布会上,48岁的织娘沈秀荣领到了6166元收益金,排在本季收益金领取单上的第一位。曾经,沈秀荣的脸上满是愁苦。缺少劳力的家庭和生病的孩子,像一块块巨石压在她心口之上。而今,在她家墙上的显著位置,贴着一份《脱贫光荣书》,宣告着这个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已于2018年顺利脱贫。
龙州壮锦技艺工坊建立后,很多村民不再像过去那样靠天吃饭。像沈秀荣一样,通过在家织锦、脱贫增收的织娘不在少数。
“我们老人家,能在家照顾孙子,还能挣点钱,很好哟!”76岁的李艳芬,乐呵呵地举起写着5275.5元的大红信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李艳芬是板池屯年纪最大的一位织娘,但她的干劲和实力可不输年轻人,第二季收益金领取名单上的“榜眼”便是她。
这些织娘在兼顾农活、照顾家庭的情况下,每天织锦2至4小时。如今,只要走进织娘们的家,她们都会指着成品壮锦,开心地说,“这是我家的‘存折’,壮锦堆得越高,我的收益就越多。”
龙州壮锦技艺工坊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一人带动一个群体”的模式,通过按件计酬的方式,带动板池屯的织娘们实现“居家创业”。白天空闲时,她们织些色彩丰富、图案复杂的壮锦;夜里光线不好的时候,就织些相对简单的素色织品。一年下来,每人能增收几千至上万元。截至2019年7月,织锦队伍中的18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设计+市场 打通创收“最后一公里”
织锦青山下,订单四海来。目前,龙州壮锦技艺工坊产量年均增速达15%,年产值已接近80多万元。壮锦这一古老的民族手工艺品,已从过去的传统生活用品,成为现在的特色商品,走出广西、走出国门。
广西博物馆党委书记吴伟峰认为:“壮锦生产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同时融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营销思路,设计要时尚化、个性化、生活化,市场开拓要大众化、国际化,尽力使壮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如何让壮锦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成功打通“非遗+扶贫”创收“最后一公里”?为此,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以设计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提升品质,建立市场,在龙州成功推出了“政府+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文化扶贫模式。2019年,公司自筹400万元资金,与意大利品牌设计团队、中意文化交流协会共同建立中国广西壮锦品牌运营团队,打造广西壮锦品牌,并通过在意大利建立中意壮锦设计中心、中国壮锦文化推广中心,让广西壮锦迈向世界。
“我织土布来咯,日子红火过咯!”伴随着悠扬的山歌,各色棉线在一双双巧手织就下,变成了一幅幅色彩绚丽、寓意独特的壮锦,为大山里的织娘们铺就一条奔向小康、通往幸福的锦绣大道。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