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结果在北京揭晓。《西南边》、《青色蒙古》、《驻村笔记》、《神授·魔岭记》、《舞动的木偶》(朝鲜文)等获得长篇小说奖,《骑马周游世界》、《睡觉的水》(藏文)、《人间消息》、《马嘶》、《白熊》等获得中短篇小说奖,《悬崖村》《宋文骢——从游击队员到歼10之父》《罗布泊新歌》《父亲原本是英雄》《海雀,海雀》等获得报告文学奖,《无数灯火选中的夜》《西北辞》《春夜,谁在呼唤》(蒙古文)《桑多镇》《逆风歌》等获得诗歌奖,《檐上的月亮》《陪审员手记》《大河》《被风吹过的村庄》《那条叫清江的河》等获得散文奖,哈森、龙仁青、铁来克·依布拉音、牙生·赛依提、朱霞等获得翻译奖。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评选之年——2020年,恰逢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恰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间节点。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每一天,我们都身处让人感奋的现实之中,被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所激励、所振奋。相信广大作家、评论家和文学工作者,在今后的文学实践中会为擦亮灵魂、激发创新活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奉献新的作为。我们绚烂多姿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也会如骏马奔腾,在新时代不断呈现生机盎然的新气象。”在当日举行的第十二届骏马奖评奖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如是表示。
■ 评奖:突出题材、主题、风格等的多样化和创新性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文学奖,自1981年创办以来,目前已有748人次、709篇(部)作品获奖,对于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本届评奖的时间范围是2016年至2019年,评奖征集工作于今年3月1日启动,5月31日截止,共有376部作品和20名译者符合参评条件。8月18日,经投票表决产生75部初选作品和13名翻译奖初选译者。最终,评选出25部获奖作品和5名获奖译者。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骏马奖评奖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表示,本届评奖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标准,把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作品推选出来,对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时代变革和人民主体地位,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作品给予了特别关注。评奖中注重作品的艺术品质,追求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在题材、主题、风格等方面体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同时还特别关注那些反映新时代各族群众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书写色彩斑斓的优秀民族文化的作品。
据吉狄马加介绍,本届评奖获奖作品和译者包括16个民族,在具体评选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五大自治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省份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客观情况。在公示的75部初选作品名单中,有11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以及13位译者。获奖的25部作品中有3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5位获奖译者都是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文字作品和汉语作品之间翻译工作,并且取得显著成绩的翻译家。同时,对人口较少民族也给予了特别关注。初选作品中有布朗族、达斡尔族、赫哲族、毛南族、裕固族等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的作品。
“本届评奖中,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高度重视确保评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在评奖条例和评奖细则中对评奖纪律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各位评委在评选中秉持公心、顾全大局,保证了评奖过程和评奖结果都充分体现骏马奖的评奖宗旨,那就是通过选拔、奖励和展示少数民族作家的优秀作品,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促进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吉狄马加说。
■ 作品:表现新时代各族人民新生活的能力显著提升
“从本届评奖的获奖作品和获奖译者来看,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懈追求和积极探索。”吉狄马加表示,作家们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和深度,题材更加开阔,书写对象几乎涉及当下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让人欣喜的是,作家们表现新时代各族人民新生活的能力显著提升。他们能走进笔下人物的内心深处,感受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情感,从而使作品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据评委黄平介绍,此次参评的107部长篇小说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少数民族文学过去4年的基本创作面貌,既有聚焦新时代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侧重于表现本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生活的作品。综合来看,可谓题材丰富、艺术手法多样,代表着近年来少数民族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在参评的57部中短篇小说集中,其中有6部是少数民族文字作品。评委刘大先表示,这些作品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同时也体现了题材与风格的多样性。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以及教育、军事等是此次参评的37部报告文学作品所聚焦的主题。评委卓玛认为,这些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新时代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图景。总体来看,5部获奖报告文学作品彰显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刻画了一批血肉丰满、个性鲜活的人物形象。
此次参评的近百部诗集,涵盖28个民族的诗人诗作,包括87部汉字诗集和9部少数民族文字诗集。其中,青年诗人的作品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这体现了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代代相继的可喜局面。在评委冉冉看来,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读到了各民族同胞的多彩生活,领略了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也了解了各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民俗风情。此外,获奖的蒙古文诗集和其他10部入围作品也展示了不同民族的独特气质和文化魅力,展现了少数民族诗歌创作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
展示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多彩风貌的还有散文创作,在评委杨彬看来,5部获奖作品和其他参评的优秀散文集体现了题材广泛、内涵丰厚、艺术成熟的特性。
在本届评奖活动中,许连顺的长篇小说《舞动的木偶》(朝鲜文)、拉先加的中短篇小说集《睡觉的水》(藏文)、满全的诗集《春夜,谁在呼唤》(蒙古文)分别获奖,体现了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作品的生机和活力。《舞动的木偶》讲述了一个平凡家庭在生活的激流中屡遭磨难,却始终心怀梦想、向往简单而美好生活的故事。评委郑风淑认为,该作品不仅结构巧妙精致、语言优美流畅,更表现了面对困境不屈服的意志和精神。评委次仁罗布认为,拉先加的《睡觉的水》叙写了当下藏族地区发生的深刻社会变化,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变迁和面对这种变化时的心灵坚守,体现了一种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文学品质。评委叶尔达说,此次参评的蒙古文作品,整体文学水平都比较高。获奖的诗集《春夜,谁在呼唤》讴歌英雄、讴歌人民、讴歌草原,具有神话色彩,而且完美结合了古典和现代诗歌表现手法,体现了草原诗人的浓厚气息。
哈森、龙仁青、铁来克·依布拉音、牙生·赛依提、朱霞5位获奖译者多年来或将少数民族母语作品翻译为汉文,或将汉文作品翻译为少数民族文字。他们让各民族的文学创作成果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也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