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社区居民参观当地的展示与信息资料中心。(图片由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农民画示范户在创作中。(图片由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白裤瑶玩偶。
(图片由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
自2005年,广西创新性地将传统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联结,开始实施“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经过10余年的努力和创新发展,成功探索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广西模式”。那么,生态博物馆的“广西模式”如何形成?它又是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并推动社区发展的呢?
“1+10”联合体 开启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新实践
生态博物馆最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它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建筑+藏品+展览+服务”的模式,强调文化的在地保护和活态传承。在我国,以梭戛生态博物馆为代表的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建设开启了生态博物馆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成为“中国第一代生态博物馆”。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建设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直接影响了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2005年,广西将传统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联结,开始打造“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的联合体,从而也开启了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新实践。
除了本已建成的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外,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2007年4月)、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2008年9月)、灵川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2009年5月)、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2009年7月)、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2009年11月)、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2010年11月)、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2011年5月)亦相继建成开放,形成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群。
在10余年的探索性实践中,广西民族博物馆发挥“1”的龙头作用,参与指导和具体实施生态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使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更加专业化,分布于广西各地的10座生态博物馆则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工作站和研究基地,两者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动与延伸关系,共同承担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承的任务。
得益于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的推进,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采取“馆村结合”“馆村互动”的方式,将三江北部苗江上游流域沿岸15公里范围内的高定、林略、牙寨等9座村寨列入生态博物馆保护范围,保护区现存风雨桥13座,鼓楼26座,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有声有色。
专家联动群众 推动社区民族文化复兴
广西生态博物馆建设是以开放的社区作为基本单位,将社区内所有的自然与文化因素进行整体性的遗产化和“博物馆化”,并将其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保护和展示。
2011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将“参与式影像”理念融入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文化记忆工程”,开启“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通过专家的培训,各生态博物馆所属社区居民拿起相机、摄影机等,参与到社区文化遗产的记录和整理工作中。2012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创办“广西民族志影展”,以展示“文化记忆工程”和“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的成果。
截至目前,“广西民族志影展”已连续成功举办5届,各生态博物馆共拍摄150余部民族文化纪录片,获奖作品达30余部,其中部分影片还在欧美等国家进行交流,弘扬了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起到了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作用。
2017年,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两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的民族文化记录团队分别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和“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的课题立项。
近10年来,广西生态博物馆通过开展“文化记忆工程”以及“民族文化示范户”建设、民族文化课堂、民族文化纪录片影展等工作,不断探索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机制,推动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民族文化复兴。
扎根民族村寨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广西生态博物馆以“民族生态博物馆”为定位,选择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且偏远的民族村寨作为建设地点。因此,扎根于民族村寨的广西生态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肩负着振兴民族村寨的重任。
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工作站,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也是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研究、搜集文化遗存和扩大研究成果利用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将生态博物馆建设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发展战略,通过系统指导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技能培训、文旅融合等工作,不断探索自然文化遗产就地保存和培育,以及乡村发展的双重目标实现路径。
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龙脊村的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其保护范围涵盖廖家寨、侯家寨、平段寨和平寨4个村寨,占地面积283平方米,建筑面积601平方米。当地壮族群众完整地保存着梯田稻作、服饰、建筑、歌舞、寨老制度等传统文化,它们也被视为广西北部壮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该馆在侯家寨还设立了民族文化传习中心,在2011年举办的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上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5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一。
生态博物馆工程的推进,使得很多边远村寨声名鹊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游客、学者纷至沓来。一些生态博物馆甚至“走”出了国门,如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先后应邀前往法国、日本参与展示,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宣传窗口和展示平台。据初步统计,10个生态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总量达50多万人次。
10余年的实践证明,“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这一生态博物馆建设模式,在传统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之间搭建起了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实现了两者的优势互补,确保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同时,得益于“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平台的支撑,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训、社区建设等工作持续开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了生态博物馆社区振兴,充分显示出“广西模式”的优越性。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