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成就巨大,构建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形象塑造和影像表达。一幅延展的银幕长卷,记录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定格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经典时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老电影回眸”专栏带你一起重温少数民族题材经典电影,在记忆中去感受时代变迁。
《五朵金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制作的音乐爱情电影,由王家乙执导,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等主演。影片通过白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质朴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积极、乐观、上进的生活画卷。
1959年之前,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已拍摄十余部,但题材种类比较单一。在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周恩来总理认为上报的献礼片类型不够丰富,希望能够有更多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新景象的电影。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深受观众喜爱,于是,展现新中国国家形象这一任务就落到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上。在18部献礼片中,《五朵金花》占据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和新喜剧两种类型。影片放映后,引起全国轰动。
影片一开始展示的是大理白族三月街的盛况。云南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很早就成为少数民族影像的采集地,独特的地域风景和民族文化为主创人员提供了表达“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素材和视角。
导演王家乙为影片设置了一个主题:爱他们,爱他们生活的社会。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爱他们”来自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而“爱他们生活的社会”,既体现了对地域性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又对当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歌颂。借由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场景呈现,影片一面召唤民族地区的社会变革,另一面也融入到全国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员中。影片既圆满完成了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的任务,同时也成为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宣传片,在国外引起巨大反响。至此,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开始承载多方面的国家话语,少数民族形象也成为国家庆典中稳定的符号之一。
《五朵金花》提供了一个统一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幸福原型。影片呈现了一幕幕生产劳动的场景,劳动者在山水之间既生产又娱情,寄寓了崭新的社会实践品格。新中国的农、林、牧、副、渔百业兴旺,物产丰富,青年们挥洒着劳动的汗水,爱情也在劳动中生根发芽。热火朝天的劳动和歌舞场面,展现着新社会的美好与理想。5位女性角色同名“金花”,字面意义象征着富裕和美好的结合,而她们的幸福各有所属。
在影片中,畜牧场金花和炼铁金花都是性格泼辣的女子,拖拉机手金花是当地最好的拖拉机手,而副社长金花更是在劳动中身先士卒。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历史主体性被召唤出来,这是新中国文艺的叙事策略之一。
《五朵金花》中,爱情通过民歌来表现,歌词则是以比兴手法抒情的中国风。这里的爱情是充分语境化的,是在劳动中产生和成长的爱情,与社会风尚结合得非常紧密。比如,副社长金花对阿鹏一见倾心,起于两个缘由。首先阿鹏是修车技术能手,其次是赛马冠军。如果说阿鹏因获赛马冠军而赢得了在传统文化系统中的“好男儿”价值,那么他的修车以及后来的找铁矿技术,则是阿鹏获得金花青睐的现代社会缘由。阿鹏的形象正是当时国家着力建设工业体系,整个社会崇尚工业技术的体现。影片女主角在寻找爱人时,把新时代文化价值与传统文化价值等量齐观,但前者才是关键。
又是一年三月街。青年人的爱情历经“坎坷”,终于迎来完美的结局。以三月街始,又以三月街终,整个戏剧以连环“误会”驱动。蝴蝶泉边,在工作中以“同志”相称的情人们开始以“哥妹”相称了。这个美好的“私空间”同样凝聚着社会大众的生活梦想,依托少数民族形象,为主流文化弥合了“公”“私”之间的矛盾。
上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爱情表达,确实数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最为和谐动人。彼时,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青年男女情歌对唱推进叙事的方式,使中国电影的戏曲化风格得以发扬,这也被证明是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这种“准歌剧”段落逐渐被固定下来,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常见的叙事元素,也直接启发了后来同类电影的创作。由于这批电影广泛的国内外影响力,它们不仅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典,也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
《五朵金花》展现了中国电影“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风貌,电影把握时代脉搏,呼应时代的核心需求,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形象融入到具体的社会语境和时代变革的图景中,凝聚着当时新中国的希望与梦想。《五朵金花》可以为当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带来多方面的启示,值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者细细地品味。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