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非遗购物节”首先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下,网络购物已成为许多人消费的主要渠道和方式。非遗触网,既可以拓展非遗物化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非遗保护的成果,还可以培养广大非遗传承人的“电商”理念,让他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与传承非遗。其次,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脱贫攻坚的需要。“非遗购物节”可以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扶贫就业工坊和相关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第三,这是非遗保护的途径。“非遗购物节”让广大传承人有机会通过市场检验自己的作品和产品,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非遗购物节”是政府重视非遗生活化的重要举措。它让普通百姓有机会接触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内心增进与非遗的感情,为非遗传承带来更多活力与机会;同时,通过“非遗购物节”这样的平台,传承人与生产者可以获得宝贵的面向消费者的机会,让文化传承获得经济效益,从而保障与促进非遗传承事业的顺利开展。
非遗产品不只是日常消费品,而是有品质、有内涵的特殊产品,它会促动大众的消费热点与消费时尚。非遗产品类型上既有普适性也有分众性,因此,挑选非遗产品时要特别用心,让非遗产品消费真正实现文化消费功能。
宋俊华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今年的“非遗购物节”是一个十分特别的环节,是对非遗产品销售的一个创新尝试。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实施“六保六稳”背景下举办这个购物节,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反映了我国非遗保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直面传承人之所需、之所急,打通了非遗产品从供给到消费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了疫情时期传承人的燃眉之急;它促进了非遗与科技的融合,为互联网、物联网、5G时代非遗供给侧创新发展提供了示范;它点燃了大众的非遗消费热情,非遗消费、非遗体验将成为新的节日时尚,有助于提高我国非遗的可见度,从而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的社会氛围。
许晓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如何让非遗产品和相关的衍生品为大众所认知,满足大众的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的消费趋势?如何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让非遗助力复工复产?今年的首届“非遗购物节”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从全国各地最近公布的“非遗购物节”实施方案来看,主打的是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产品及衍生品。然而,就广西的情况来看,桂东南地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发展得较好,仅博白一个县的芒编制品年销售额就超亿元;而少数民族聚居的桂西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类产品生产多止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能像靖西壮族绣球一样有较好销路的非遗产品少之又少。因此,如何解决好非遗产品地区生产、销售的不均衡,提高贫困地区非遗产品销售水平,打好这场“网络脱贫攻坚战”,应是本次“非遗购物节”需要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尹家玉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非遗产品就是那些能够让人们了解、品鉴、感受到传承人在一针一线、一锤一凿、一笔一画中所凝聚的心血,是那些带着体温的“非遗好物”。举办“非遗购物节”,就是把这些散落在各地的“非遗好物”集中呈现给大众,通过消费助力非遗保护。
每一位消费者都是保护者。“非遗购物节”能让大家便捷购、放心购,既做消费者,也做保护者,共享非遗保护的成果。
赵罡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
促进、发展非遗产品市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提升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脱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的活力。
“非遗购物节”的举办,见证了近年来所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与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成效,更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深化落地,注重凸显传统工艺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将传统工艺传承人群队伍培养,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及其整体品质,非遗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等进一步连接起来,促进非遗行业组织建设、非遗的社会普及教育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牟小燕
贵州赤水竹编手艺人
对于我们做竹编工艺的手艺人来说,“非遗购物节”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我的家乡贵州赤水,从事竹编工艺的人不少,从十几岁到几十岁不等。2018年,我有幸成为社区竹编工艺带头人,在各级部门和社区帮助下,我们的竹编团队为附近的易地搬迁户、精准扶贫户等近1000人开展竹编工艺培训,带动他们就近就业、居家就业。
参与此次“非遗购物节”,对我们社区建立竹编就业扶贫车间、签约手艺人,带动更多人群从事竹编事业很有帮助。
段树坤
白族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璞真扎染创始人
“非遗购物节”将传统的、历史的非遗,连接上时尚的网络电商平台,给非遗传承人带来更多的社会认可和经济收入。同时,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们要积极适应时代的需要,把非遗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融在一起,不断创新,让非遗产品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本报记者周芳整理)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