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新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本世纪伊始,我国实施了旨在加快总人口在30万以下的28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扶持政策。经过近20年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等特点。这种不平衡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因此需要实施差别化的政策。中南民族大学耿新教授的专著《差别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此作了创新性的探索。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秉承学术研究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理念,体现了关注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人文关怀。当前,研究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专著数量较少,本书是近年来聚焦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一部力作,也是作者长期关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政策的系统思考的反映。书中强调,实施好差别化扶持政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更好地发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作用,关系到有效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实现。
二是围绕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这个课题,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局。本书写作的指导思想是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结合,以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反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对差别化政策的研究,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对差别化政策的研究,增强各民族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是着眼理论引领,注重成果的实践价值。本书从平等价值、正义价值、秩序价值等角度,分析了实施差别化政策的必要性;结合自然禀赋、生计方式、发展水平、人力资源、脱贫攻坚、文化教育等方面,论证了实施差别化政策的必然性;从生态保护、精准扶贫、边境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层面,分析了差别化政策的普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要在需求与供给、各地区不同的发展要素和发展主体间形成多元、多层次的有机匹配,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政策实施中形成良性的传导机制。根据人口较少民族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时期的特点,灵活地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因地制宜、因时施策,以政策实践的可操作性提升政策引领的科学性。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成果具有引领性和开拓性。作为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学术著作,本书结合2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普遍性特征提出了差别化政策设计,结合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建议。整个研究不仅注重前期的战略思考,还注重空间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总之,该书以差别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为主线,内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实践性,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完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