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中国 读懂当代中国——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汉学国际会议”侧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王琪 发布日期:2024-11-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10月30日,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汉学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主题为“理解中国:多元一体与中国道路”。来自23个国家的30余名汉学家与中方专家共同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围绕“国家认同与政治共同体建设”“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富裕之道”“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交融之道”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从“大一统”历史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

  头顶点点繁星连成星座,脚踏由“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等词语汇成的“中华文明之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区内,一件件展品具象化地展现了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融洽和睦的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这个展览让我印象深刻,很受启发。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既有共同性、保持统一,同时也尊重各民族文化,成员的国家认同清晰且强烈。”巴西学者、复旦大学讲师石昊(Pedro Steenhagen)表示,当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善于归纳总结历史经验,也积极借鉴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发展经验,并由此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世界各国可以从中借鉴政治智慧。

  “中国的天下体系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身份政治,从而建立起‘大一统’的政治共同体。”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汉学系主任李丽(Ljiljana Stevic)说,天下体系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为当代国际社会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参考。

  “西方学界将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型作为现代国家的存在模型,但是西方民族国家理论模式,无法用于阐释中国历史及现代转型的复杂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朱浒表示,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实现空前统一的重要时期,为现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准确把握这段历史,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及其实践逻辑。

  “高校应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何广思(Gustavo Alejandro Girado)表示,当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大,在很多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深受中国制造、价值观、准则、标准等影响。高校要更好发挥沟通交流作用,促进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中国。

  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样本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富裕之道”议题热烈讨论,认为中国实践为推动多民族国家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样本。

  “从上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的提出,40多年来,中国顺应时代潮流,以实践出真知,不断提出‘中国方案’。”丹麦汉学家、前外交官曹伯义(Carsten Boyer Thøgersen)表示,发展要以人为本,惠及所有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解决全球共性问题。

  “中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在人权领域的发言权正在不断扩大。”阿根廷天主教大学教授马豪恩(Jorge Eduardo Malena)表示,要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打破美西方垄断人权话语的局面,实现全球共同繁荣。

  “知史可知兴替。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赵云田表示,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概念,受到民族国家和文明型国家视角的影响。”南非大学姆贝基非洲领导力学院高级研究员谭哲理(Paul Tembe)认为,民族国家和文明型国家的理论为理解国家认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更加重视文明的连续性以及对共同价值观的追求,承认不同的民族身份实际上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从而建设一个更加包容、有韧性的民族共同体。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智慧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与会专家在“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交融之道”议题讨论中一致认为,中华文明的交融理念与实践给予世界重要启示,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经闪米特语传播后在欧洲最早被称为‘Sinae’,其词根来自‘秦’。我们今天在很多欧洲语言中用于表示中国的‘China’,其词根依然是‘秦’。有趣的是,《后汉书》将古罗马称为‘大秦’,仿佛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自己的镜像。”北马其顿汉学家冯海城(Igor Radev)表示,梳理中国与古罗马在古代文献中对彼此的相互命名,会发现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认知过程,这是人们理解古代东西方关系的新视角。

  “开怀吐纳的唐朝盛世造就的文化繁荣,给中国的国际形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海外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仍被称为‘唐人街’,传统服装被称为‘唐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蒋爱花表示,不同文化、文明间的互动是驱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引擎,带来了一次次巨大飞跃。

  澳大利亚汉学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客座教授薄国强(Roland Boer)指出,共同性体现为人们的相互依存关系,建构共同体是人们的现实需要。“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时代精神,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方案,对当今社会建设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他说。

  “巴中两国社会经济文化合作密切,且有着相通的价值观。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进和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汉语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外语学习者的首选语言。”巴基斯坦学者沐尼布(Munib Ahmed)指出,为了满足汉语学习需求,巴基斯坦的教育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支持建设孔子学院、增加汉语教师、开设更多汉语课程等。社会各界应更加重视汉语教育,并为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会议期间对各项议题的讨论,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汉学的重要作用。研究汉学、了解中国,不仅要研究古代中国,也要研究当代中国。”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Colin Mackerras)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广大学者要以汉学为媒,彼此了解、交流合作,客观公正地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为增进中外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