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阿斯塔那216号墓出土的彩绘泥塑俑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古代服饰展览”大厅,伫立着一尊身材高大的彩绘泥塑人物雕像。这尊雕像于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216号墓,反映了1000多年前唐代吐鲁番地区少数民族男子的形象。只见他高鼻阔口,长着络腮胡须,身穿翻领对襟窄袖棕色长袍,左手置于腰间,右手弯曲置于胸口,面带微笑,似乎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有趣的是,雕像所穿的翻领袍和皮靴是唐代西域居民当时的典型装束,而头上戴的幞头则来自中原地区。
吐鲁番在唐朝时被称为西州,自古就是多民族居住地区。从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俑塑作品来看,西州男子服装虽不及女子那样绚丽多姿,但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亦显得温文尔雅,显示出一种“混搭”着装风格。
幞头是具有浓郁中原特色的一种头饰。幞头创始于北周武帝时期,由汉代巾帻演变而来,到了唐代多用黑色纱罗制成,分为圆顶和方顶两种,有软裹和硬裹之别,最初软裹巾为平民百姓所戴,后亦为贵族、官吏、文人雅士所喜爱。唐代幞头里面加的衬物叫巾子,制作巾子的材料很多,有的用桐木削制,有的用竹子编织。在阿斯塔那古墓中,就发现了较多巾子,如1972年阿斯塔那176号墓出土的一件黑棕色的唐代巾子,其高为11厘米,宽为16厘米,可能是用丝葛、皮革等制成,或是用胶质物模压而成,再经过特别的涂漆处理,使巾子表面光滑,格眼方正,簪子可通过两侧特制的孔眼,把巾子固定在发髻上。
戴幞头的现象在阿斯塔那古墓中十分多见,该墓出土的男立俑、宦官俑、文吏俑、打马球俑以及《伏羲女娲》图绢画中的伏羲等都戴着幞头。从出土情况看,“平头小样”和“英王踣样”两种幞头在唐代西州流行过,如绢画《侍马图》中的侍马者所带的幞头与“平头小样”的形制比较相似。又如一件唐代泥俑,虽然只剩下头部,但他所戴的幞头仍能看得很清楚,幞头的上部左右分瓣,形成向前倾倒的两个球状,应该是“英王踣样”的形制。以上考古资料表明,幞头这种头饰在西域各民族中普遍使用,体现了中原服饰文化对西域居民的影响,是我国各民族密切往来的历史见证。
袍服在西域有3000多年的历史。先秦时期的西域袍服,以毛布缝制的为主,到了汉晋时期,袍服的质地呈现多样化,不仅有毛布袍,还有丝绸和棉布缝制的袍服。从吐鲁番考古出土的俑和绢画资料来看,唐代西州居民穿袍服的现象亦十分普遍,其款式主要分为翻领和圆领两类,汉族穿圆领袍服,当地少数民族多穿翻领袍服。
翻领袍是古代西域居民服饰的传统样式,隋朝以前传入中原地区,到了唐代时这种服饰大兴,翻领袍亦受到中原人民的喜爱。1957年西安唐代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一件三彩牵马俑,就是一个穿着翻领袍服的汉族形象。当时西州居民的袍服也有自己的特点,根据领子的变化又分为“双翻”和“单翻”两种形制。阿斯塔那216号墓出土的这尊彩绘泥塑俑,穿的正是“双翻”领的袍服。所谓“单翻”,指的是长袍左边为大翻领,右边是斜领。这种具有不对称领子的服饰,体现了唐代西域服饰的特征,在龟兹壁画中也可以见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还收藏着另一尊唐代彩绘泥塑俑,只是该俑的穿着为中原流行的圆领长袍。圆领袍是唐朝男装中最为流行的服饰,它和幞头、靴子一起成为当时男子的套装样式。圆领袍在当时非常普及,上自帝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均可穿着。这尊彩绘泥俑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服,表明西域各族人民也非常喜欢这种中原特色的服装款式。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